这次疫情,我们可以从钟南山身上学到什么?

在重大的社会事件或者历史进程中,一个人或许就能改写一个时代、改变一群人的命运。在2020年初的这场疫情里,如果评选出几位做出突出贡献的人物,那钟南山院士毫无疑问会位在其列。

接受采访时的钟南山


“英雄”这个词语从一定程度上来讲是悲凉的,因为它似乎总是与“无私奉献”和“牺牲”相关。钟南山也不例外。他的奉献不仅体现在新冠疫情期间,84岁高龄的他却依旧乘站票前往疫区。还体现在非典时期的那一句:把最难治的病人都拉到我这里来。

致敬英雄的最好方式不仅仅是歌颂,而是让他们的精神可以在自己的身上所传扬。而身为一个普通人,我们能够从钟南山身上学到什么呢?


加强体育锻炼,保持健康


毛主席曾讲过: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这句话在钟南山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


正在锻炼的钟南山


钟南山现如今已经84岁了,在有时间的情况下,依旧每天健身。在一次表彰会上,有人用到了“耄耋”这个词语形容钟南山。他笑着说:“这个词我可不承认,我觉得我还没有这么老。”说完之后,即刻在舞台上蹦了两下。

非常可爱的钟南山继续讲:“希望十年后,我还能和大家来交流,希望到时候不是被抬上来的。”


钟南山在讲述自己的锻炼步骤


钟南山从年轻时期就热爱运动:足球、篮球、跑步、游泳等全都很精通。大学时期,他还获得了我国首届全运会400米栏的冠军,打破了当时的全国纪录。他的妻子年轻时也是国家篮球队的一员。

所有人都是如此,只有在身体强健的情况下,才能够把其它的本领发挥到极致。

不要用年龄给自己设限

84岁的钟南山做到了很多年轻人都做不到的事情,这位“医圣”有胸肌、麒麟臂,还能讲一口流利的英文,而他的英文是从35岁才开始学习的。


接受采访的钟南山


在本次疫情中,他提议邀请美国哈佛相关专家展开研讨。之后,在深夜他们开展了一场视频会议,会议中钟南山全程一口流利的英文与国外众专家交流。

所以,钟南山不仅可以治病救人,他也能用一口流利的英文在国际舞台上为我们发声。


钟南山在描述英语学习经历


现如今,很多年轻人“谈年龄色变”,动不动就觉得自己“太老了”。但其实人生永远没有太晚的开始,84岁的老人在那么繁忙的情况下都能有一身肌肉,你我又何尝不能去追寻自己的心中所爱呢?

永远相信:种一棵苹果树最好的时间是10年前,其次就是现在。


永远追求真理

如今社会发展加速,人们谈论的都是:如何快速致富?如何让自己更加优秀?如果还会有人把“追求真理”挂在嘴边的话,大概会被人用异样的眼光看待。

但是“追寻真理“却是钟南山一直在奉行的准则。


正在工作的钟南山


非典时期,有很多人对钟南山提出了质疑,钟南山在为自己的父亲扫墓时说:“我们要讲真理、说真话,不是做政绩,也不是为了名利。”


钟南山和自己的外孙


如今“专家”这一称呼早已被很多人诟病,但是钟南山这位专家却永远让人赞叹。疫情期间,面对持续上涨的数字,他无数次接受采访时眼含热泪。他曾说:“我面对的是生命,这是生与死的问题,我要把病人救活,这是我最大的追求。”

他专业学识的不断突破,源于他对于生命的敬重。正因如此,在疫情期间似乎每一个人都把钟南山的话奉为”圣经“。

现在很多人把名利放在首位,早已忘了“真理”是什么。而钟南山的坚守与坚持,仍能让我们看到这个时代的脊梁,仍能让更多人有坚持“真理”的勇气。


钟南山正在与国外专家远程会议


不铺张浪费,朴实无华

人们的物质水平提高了,很多人都开始讲求“生活质量”,体现在衣食住行的每一个方面,随之而来的是“消费主义”的横行。

当然,向往更优质的生活本就是无可厚非的。但是,我们不管到了什么时候都要相信“朴实节俭“是一种良好的美德。


钟南山的家


钟南山如今仍居住在一所老小区,房子只有80平方米。连门框的木头都已经腐朽了,钉着长长的凸出来的钉子。屋子里没有摆放什么象征着荣誉的物品,只是茶几上摆放着一个奖杯,用他妻子的话讲:“这个装水果有点用。”


被当成水果盘的奖杯


84岁还坚持出诊的钟南山,连会诊的办公环境都很简朴,甚至连一个单间都没有,就是一个普通的格子间工位。

但是,简朴不代表无法浪漫。一直到现在,钟南山都还记得他和妻子的结婚纪念日。


钟南山的妻子李少芬


当然,我们能够从钟南山身上学到的远不止于此。还可以学到保持自律、永怀刻苦钻研的精神、在专业的领域发光发亮等等。之后我还会慢慢写下去,因为每一次脑海里出现钟南山,都能让自己感受到一种激励和鼓舞。

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钟南山出生于抗日战争前夕。不到1岁时,由于日军的轰炸,被掩埋在废墟之下。捡回一命的钟南山似乎在冥冥中已经注定,他的一生都会与中国的命运紧紧相连。

钟南山不仅是一位优秀的医生,更是一个出色人生的范本。再一次,向钟南山院士致敬。


作者阿思勉:热爱分享与表达,喜欢这篇文章可以关注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