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明白,现在的年轻人为何总对传统充满“偏见”

有历史才有现在,唯遗产才知兴衰。


中华传统文化5000年的传承,造就了无数的史诗与奇迹,而凝聚了这数千年居住智慧的中式装修风格,本应是独属于国人的文化骄傲,却不知从何时开始,它被冠上“老土”、“过时”、“刻板”的标签,被越来越多标新立异的年轻人所摈弃。


真的是传统风格跟不上时代了吗?不,跟不上时代的,从来不是某种风格,而是被行业乱象误导无法看清真相的惰性思维。



诞生于中国传统文化复兴新时期的新中式装修风格,不仅代表着国力增强、民族意识的复苏,更是说明人们开始从纷乱的“模仿”和“拷贝”中理出了头绪。


这种通过中式风格的特征,表达对清雅含蓄、端庄丰华的东方式精神境界追求的装修风格在经过一系列的改进和升级以后,又以一个全新的面貌站在了世人面前。



要知道,古人对居住环境的研究和追求,其精雕细琢远超我们的想象。他们的设计理念,和如今最流行的简约主义实际上有很多不谋而合之处。


宜设而设,精在体宜


在明清时代,“宜”是室内设计的核心概念和价值标准。国内专家对其的解释是:“宜可以分为三类,一是因地因人制宜,二是宜简不宜繁,三是宜自然不宜雕琢。(出自:《环境艺术设计的新视野》 ) ”


▲文震亨


文震亨在《长物志》中如此描述卧室设计:“一般设卧榻一、榻前仅置一小几,几上不设一物;设小方杌二,小橱一;室中清洁雅素,一涉绚丽,便如闺阁中,非幽人眠云梦月所宜。”


删繁去奢,绘事后素


删繁是指去除过于复杂的装饰,去奢其实也很重要。如今很多设计师一提到以人为本,就以为是“给脖子套张饼”,其实人在家居生活中的不便与方便是相辅相成的,过于奢侈地追求“一低头就能吃到脖子上的饼”,恐怕会起到负效果。



“绘事后素”

是孔子的话,是他对美的一种看法。在孔子眼中,绘事是那种装扮出来的美丽效果,而素则是自然的、气质的美,孔子认为,素雅而自然的美,好过刻意装点的美。


因景互借


因景互借,体现了中国建筑设计的一种整体观。通过把居室、住宅、庭院、景观等大小环境放在一起考虑,目的是为了实现一个统一的艺术化生活环境。



由此可见,其实我们的传统风格在设计理念这一方面是领先于时代的,只不过因为改革开放行业缺乏规范,大多数装修公司唯利是图,不顾居住者感受,只想着赚一笔快钱,加上施工方缺乏管束,这才造成了大批量失败案例的促成。



最近老Y刚刚完工了一套新中式风格的项目,在这里分享给大家;项目位于成都华润公园九里,我们用硬包材质做电视背景墙,阳台用暗红色的门帘打造出中式门楣的效果,配合古朴大气的中式家具,为客厅增添了一丝婉约,颇有“庭院幽深”的意境。



在线条设计上,我们简化了很多不必要的地方,让家居回归生活本质,一切的装饰不过是锦上添花,而合理的生活布局规划才是真正的雪中送炭。



这样的新中式你喜欢吗??

新房、二手房,装修找老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