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证明,妈妈懒一些,对于孩子的成长更有帮助,家庭更幸福

文|好孕姐

前段时间,见到一个很久不见的同学,感觉她的脸上满是疲惫,而我们聊天的过程中,她都是在吐槽照顾孩子的辛苦,说孩子四岁了还需要她喂饭,一刻不在,家里都被弄得一团糟;而老公也是很不给力,总是下班就玩游戏,自己累死累活还不落好。

跟这位同学一样,关于妈妈这个角色,很多人都会觉得太苦、太累,但是也有专家指出:事实证明,妈妈懒一些,反倒对孩子的成长更有利,也更有利于家庭的幸福。原因在于以下两点:


妈妈懒一些,更容易发挥孩子的主观能动性,孩子更自立

养过孩子的妈妈都知道,孩子到了一两岁时,就会有很强烈的自我意识,觉得自己是个很了不起的角色,什么都想去尝试,这个时候妈妈懒一点,反倒有利于孩子主观能动性的培养,让孩子慢慢去摸索,也是一个从生疏到熟练的过程;反而妈妈事事都想代办,不给孩子试错的机会,不利于孩子成长。

关于这件事情,闺蜜之前也跟我说了一点她的感触:之前总觉得孩子小,事事都需要妈妈操心,但是有一天她在厨房忙时,孩子自己上了厕所,还自己把小手洗干净,突然发现孩子自己是能够完成这些小事的。而之前自己总是担心孩子尿到裤子上,或者是担心孩子把衣服弄湿,想要自己做得面面俱到,反而让孩子错过了很多自己动手的时机。

在培养孩子独立性方面,妈妈懒一些更好,即使是孩子动作比较慢,也要学会等一等,他总会有从生疏到逐渐熟悉的过程,妈妈总是代劳,反而不利于孩子掌握技能。


妈妈懒一些,更容易激发爸爸身上的责任感,家庭更和谐

同时,对于很多家庭来说,妈妈太勤快,反而不容易激发爸爸身上的责任感,让他觉得“家里有老婆就够了,我就是打个酱油”,有这样的心思,任宝妈再辛苦,爸爸也不会选择帮忙的。这样的家庭关系很容易导致妈妈心生怨念,从而影响家庭和谐。


乐乐小时候,我跟乐乐爸爸一起出去时,总是我抱着孩子走在前面,而乐乐爸爸跟在后面。有一次我们吵架时,他说起来这样一句话:“你自己很厉害,我就感觉我是多余的。”而妈妈总是表现的很强悍,让爸爸觉得自己是多余的,得到的结果是:妈妈很累,但不落好,只会让自己的情绪越变越差,家庭关系也会越变越差。所以,该示弱的时候不妨示弱,该懒的时候不妨懒一点,让爸爸也承担一些育儿的任务,也更有利于家庭和谐。

从这两点来说,鼓励妈妈变懒一点,更有利于孩子成长,也更有利于家庭和谐。妈妈们,你们做到了吗?

-----------------------

关注【好孕】,你想知道的科学备孕、孕期护理、胎儿发育、产后护理,宝宝发育,时尚教育,都能在这里找到答案。此外,还有我们的特邀作者,从自身经历出发,讲述育儿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