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軍事合作成就展⑫:《第二部分 奏響軍事外交和平發展主旋律——共建和諧 科學發展》

“為了和平 走向世界——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週年國際軍事合作成就展”在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向公眾開放。本次展覽全面綜合地展現了我軍對外交往合作發展歷程和豐碩的成果。國防部網編輯部製作系列稿件《國際軍事合作成就展》,帶您走進展覽。今日聚焦國際軍事合作成就展⑫:《第二部分 奏響軍事外交和平發展主旋律——共建和諧 科學發展》。

奏響軍事外交和平發展主旋律

(新中國成立至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伴隨著國家改革開放的偉大進程,人民軍隊的對外交往順應和平與發展的時代潮流,服從服務於國家總體外交、服從服務於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全面發展與世界各國的軍事交往, 積極履行負責任大國軍隊的國際責任,不斷增強軍事外交工作的開放性、開拓性和務實性,逐步形成全方位、寬領域、多層次軍事外交格局,為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促進軍事鬥爭準備和國防軍隊現代化建設發揮積極作用。

共建和諧 科學發展

堅持和平發展,共建和諧世界。黨的十六大以來,在胡錦濤國防和軍隊建設思想指導下,人民軍隊認真履行“三個提供、一個發揮”的歷史使命,努力提高應對多種安全威脅、完成多樣化軍事任務的能力。軍事外交按照國家外交的總體佈局,精心運籌大國軍事關係,促進周邊睦鄰友好,在探索建設持久和平、共建和諧世界的道路上邁出堅實步伐。

提出國際安全新理念

2007年2月,胡錦濤主席與在國外執行維和任務的中國官兵親切交談。

拓展大國軍事關係和雙多邊防務安全對話

2005年10月,美國國防部長拉姆斯菲爾德訪問第二炮兵司令部。這也是解放軍首次開放第二炮兵指揮機關。

2008年,中國和俄羅斯、美國分別建立國防部直通電話。

2006年11月,中國國防部在北京首次舉辦中法高級軍官防務安全問題研討班,研討了“中國的和平發展與國防現代化”問題。

2011年9月,中德兩軍第五輪防務戰略磋商在德國慕尼黑舉行。

中國與23個國家建立防務安全磋商對話機制。圖為中外防務安全對話交流機制簡要示意圖。

2004年11月,首屆東盟地區論壇安全政策會議在北京舉行。

2006年10月,首屆香山論壇在北京舉行,共有15個國家代表參加會議。

2011年4月25日,習近平在北京會見來華出席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首次軍隊總參謀長會議的各國代表。

2010年10 月,中國參加在越南河內召開的首屆東盟防長擴大會議,與會18個國家的防務部門領導人簽署聯合聲明。

2009年11月,慶祝人民空軍成立60週年“和平與發展國際論壇”在北京開幕,論壇主題為“超越、展望、合作”,36個國家的空軍領導人和代表出席會議。

2009年4月,慶祝人民海軍成立60週年多國海軍活動在青島舉行,29個國家的海軍代表團、14個國家海軍的21艘艦艇參加活動。

開啟雙多邊聯演聯訓

2002年10月,中國與吉爾吉斯斯坦兩國首次舉行聯合反恐軍事演習。

2003年8月,軍委副主席兼國防部長曹剛川在新疆參加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舉行的“聯合-2003”首次多邊反恐軍事演習。

2004年10月,中國與澳大利亞首次舉行海上聯合搜救演習。

2006年9月,中國與美國首次舉行海上聯合搜救演習。

聯演聯訓 鑄劍固盾

2010年5月,中國與哈薩克斯坦邊防部隊舉行“肩並肩”聯合管控行動。

2009年7月,中國與俄羅斯舉行“和平使命-2009”聯合反恐演習。

積極開展公共外交活動

2011年5月,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長陳炳德在訪美期間與美軍參聯會主席馬倫海軍上將在五角大樓舉行聯合記者會。

2004年6月,首次邀請美國、法國、德國等15個國家的駐華海軍武官參觀中國海軍“哈爾濱”號導彈驅逐艦。

2007年10月,解放軍代表團赴印度參加第四屆世界軍人運動會開幕式。

2010年9月,解放軍三軍儀仗隊參加墨西哥獨立200週年慶典閱兵。這是解放軍儀仗隊首次走出國門,參加海外活動。

建立國防部新聞發言人制度

2008年8月,國防部組織首次“中外媒體進軍營”活動。

2011年4月,國防部首次例行記者會在北京舉行,標誌著例行記者會制度正式運行。

2008年5月,國務院新聞辦公廳舉行軍隊和武警部隊參加汶川抗震救災新聞發佈會,介紹人民解放軍和武警部隊抗震救災有關情況。

履行國際責任義務

2009年6月,中國軍隊首個維和專業培訓與國際交流機構——國防部維和中心在北京正式成立。

2008年12月,中國首次派海軍艦艇編隊赴亞丁灣索馬里海域執行遠海護航任務。

2009年9月,中國海軍與俄羅斯海軍艦艇編隊開展聯合護航行動。圖為聯合護航啟航儀式。

2010年1月,歐盟海軍編隊指揮官古梅羅少將參觀中國海軍第四批護航編隊“馬鞍山”艦。

2004年12月,中國派出國際救援隊參加印度洋海嘯救援。

2010年1月,海地發生強烈地震。中國軍隊派出醫療隊赴災區救援,這是我軍首次成建制赴非建交國參加救援。

武警部隊赴海地國際救援醫療隊正在救治傷員。

2002年9月和2003年3月,中國軍隊先後派出兩批掃雷專家組赴非洲培訓掃雷人員並實地指導掃雷。

2011年11月,中國派出醫療分隊赴剛果(金)執行維和任務。

2010年8月,中國軍隊派出“和平方舟”號醫院船執行“和諧使命-2010”醫療服務任務。“和平方舟”號醫院船是中國專門為海上醫療救護“量身定做”的專業大型醫院船,是世界上第一艘超萬噸級大型專業醫院船。

2005年,中國軍隊派遣掃雷專家赴泰國培訓掃雷人員並實地指導掃雷。

2005年5月,中國代表團在聯合國總部參加第七屆《不擴散核武器條約》審議大會。

2003年9月,中國政府宣佈裁減軍隊員額20萬,至2005年底如期完成。圖為《人民日報》2003年9月2日關於裁軍20萬的報道。

2003年3月,中國軍隊派出專家赴國外執行化學武器核查任務,1名專家在執行任務中光榮犧牲。

2007年9月,中國軍隊分析實驗室成為國際禁止化學武器組織環境樣品分析指定實驗室。

2010年9月,中日兩國在南京啟動首次日遺化武銷燬作業。

2002年以來,在中國東北進行大規模日遺化武挖掘回收作業。

2009年12月,廣州番禺日遺化武挖掘回收作業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