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华阳:习字杂感

习字杂感

耀州中学高一六班 宋华阳

应师之邀,记近日习字偶发之感,以供诸君谈笑。—题记

常有师长,友人于闲谈之时评议起我之书写如何,须多加努力,我总是赧然一笑以应之,并不往心中放去。久之,心外便多了一层障壁,而他人于我书写之评议亦与那障壁融于一起,时间久了,难免有些心塞。或许那心塞也曾化为力量催我自觉练字,可终究是敌不过那层障壁,终于是半途而废了。

初中时偶得一“名师”,于课余之时要求我练字,可仅此而已,我所书之字帖无论优劣,却也过百余之数,却未见成效,最终只获淡淡一句嘲讽。我不知道农人们是否在播种之后便坐等收获,但我知道,我对练字的功效就此产生怀疑。

此后,便抱着破罐子破摔的态度升入高中,亦再也未曾想过习字之相关事宜。自然,由于书写的特殊又一次被老师所提及,亦再次被要求练习字帖。我本以为又要做耗时费力,毫无功效之劳动了,我的内心流露出一丝苦楚。

在权衡利弊之下,我本是不打算写的。不过在一与我“共患难”的友人练习十余日后,我逐渐了解到,原来老师并非纸上谈兵,而是会帮助纠正字形的。心头的苦楚也被一阵清风拂去。

我抱着尝试的态度写下了第一张字帖,翌日,我便见识到何为师者授业的负责。工整的字圈画出来,问题字形指出缺陷,并于旁处写个例字。并由此一字触类旁通,为我讲解类似结构的字之写法......心中似多了丝丝幸运。

月余习字过程之中,老师绝非仅是教授字的写法,亦在培养我鉴赏美的能力。老师常道,练字也似做数学题一般,寻得最优解,则觅得字最美的形态。世间万物,最妙之境就在恰到好处。譬如花之清香,恰到好处就如朱自清先生所言“栀子花的香,浓而不烈,清而不淡,也是我乐意的”。譬如美人之容颜,恰到好处就如宋玉所书“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含贝;嫣然一笑,惑阳城,迷下蔡。”

我逐渐悟了,夫大家之绝笔,若非妙手偶得,则是先于颅中构思得出的最优之策。为人处世亦是如此,于多方面之间找寻平衡点,思索其结构,后则洞明世事。我以为,这也是老师培养我欣赏美能力的缘由吧。

常言道,严师出高徒。我却不这样认为,师不严,徒未必不高,反之亦然。于习字过程之中,每日进办公室,那一弯微笑映入眼帘,拓在了我脑海深处,枷在学生心灵上那沉重的枷锁灰飞烟灭,师生之间的隔阂亦模糊起来。我常以为亦师亦友应成为学校的常态,正所谓“大音希声,大象无形”,为师者授业于轻松之中,为生者习道于欢愉之内,所乐而不为呢?

挥笔至此,已至深夜,难掩惺忪之睡眼,于此,也应道声感谢,感谢老师辛勤付出,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亦感谢自己能够快乐的坚持。

每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

宋华阳,2004年6月出生,耀州人。就读于耀州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