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羡林《读书与做人》:天下第一好事,还是读书

季羡林最喜欢的中国文学作品:

司马迁《史记》、《世说新语》、陶渊明的诗、李白的诗、杜甫的诗、南唐后主李煜的词

苏轼的诗文词、 纳兰性德的词 、吴敬梓的《儒林外史》、曹雪芹的《红楼梦》

一花 一世界 一书一人生

张元济先生有一句简单朴素的话:“天下第一好事,还是读书。”

我从不怀疑它是真的,就像从不怀疑人要吃饭一样。

但说实话,关于“读书”这点事真的太简单了:尽人皆知、尽人皆做。不能故弄玄虚,也不能假装深奥,更不能不懂装懂。

于是我想,读书的精妙大概就在于“简”,只要“读”就是了。至于为什么读,根本无需多言;至于怎么读,讲再好的道理、总结再多方法,只有心动、没有行动,那也只能是水中月、镜中花。

大道至简。如此,读书的“难”也就不言而喻了。想必除去那些想读而读不得的,最难就在于不识其好、不品其味、不思其用,且更难持之以恒。

书中自有黄金屋 书中自有颜如玉

我并没有那个本事,能说清读书为什么是好事,怎么读才能成就好事。但是,我很愿意把自己读过的季羡林老人《读书与做人》的故事,择其一二说给大家听。

季老的身上闪耀着北大副校长,语言学家、历史学家、作家、教育家、文学翻译家和社会活动家的诸多光环;他精通12国语言,掌握梵文、巴利文、佛教混合梵文、吐火罗文等古代语言;他一生著作等身,是中国东方语言学术的奠基人,是中国懂得吐火罗文的唯一一人。

在我们心目中,他是当之无愧的“国学大师”,然而季老却认为自己“不够资格”,主动辞去了这个头衔。

关于读书这件好事,我想聆听季老的声音,好处自然是大大的。

不同时期的季羡林

01 猪的智慧过了一万年也不会增加,因为它不会读书;而人类千百年来以书为保存智慧的重要手段

季老说:人变成了人以后,就开始积累人的智慧,这种智慧如滚雪球,越滚越大,也就是越积越多。禽兽似乎没有发现有这种本领。一只蠢猪一万年以前是这样蠢,到了今天仍然是这样蠢,没有增加什么智慧。

人则不然。人类千百年以来保存智慧的手段不出两端:一是实物,比如长城等等;二是书籍,以后者为主。

中华文明之所以五千年延续不断,文字的产生与发展和书籍的传世是重要条件

书籍是贮存人类代代相传的智慧的宝库。人类之所以能够进步,永远不停地向前迈进,靠的就是能读书又能写书的本领。后一代的人必须读书,才能继承和发扬前人的智慧。

书是事关人类智慧传承的大事,这样一来,读书不是“天下第一好事”又是什么呢?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02人如其文,你读的书就是你长成的样子

季老关心的“读书”是人类的第一好事,自然也是每个普通人的第一好事。

苏轼《和董传留别》 “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读书气自华。”

美国投资家查理·芒格被称为“一本长着两条腿的书”,他说:“我这辈子遇到的聪明人,没有一个不每天读书的——没有,一个都没有。”

中国人常说,人如其文。关于读书,也是如此。你读的书,就是你的精神长相、就是你的人生。

我们思想上的见识、工作上的能力,与人相处的和谐,家庭生活的方式,等等,都与此息息相关。而我们之所以要读书,现在还有一种比较流行的说法是“给自己说不的自由。”

当然,读书并不是增长智慧的唯一手段,但它是其他种种方法、途径的基本。要学会向无字处读书,非得在有了一定的理解和辨识能力之后,方才可行。

增长智慧也不是读书的唯一妙用,读书的最终目的还是做人。这个道理也是人人懂得。

英国哲学家培根有一句经典名言,他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物理使人深刻,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使人善辩。”

而季老“真话不全说、假话全不说”的做人原则与智慧,也带给我们深刻的启发。

读书有味 如食养人

03先行动、再完美,把读书这“第一好事”真的做好

尽管我嘴上说着读书是第一好事,但一则自己天资愚钝,二则并未尽心尽力,三则更难持之以恒。也因此,即便穷其一生也不会有所成,只能是望其项背,敬仰之、膜拜之。

即便如此,我还是享受着与书相伴,蜻蜓点水、风花雪月的点滴快乐,思考着要如何把读书这件好事做得再好一点呢?

思来想去,也无非是把前人的经验,挑拣了中意的拿出来,就变成了“依我看”云云。

所以,依我看:

读书要有状态。这个状态就是发自内心的喜欢、需要和持续的爱。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状态的读书,一定会事半功倍,学有所获。

读书要会思考。读书不一定能不惑,尤其是死读书、读死书,即使破了万卷,也不过是博读强记、人云亦云,只有加入独立的思考,才能增强内力、如有神助。

读书要常讨论。所谓真理不辩不明。只读书、不交流,知识就会固化,头脑就会僵化,读得再多,怕是也只能是知其然,却不知其所以然。吐故纳新、流水不腐,经过讨论的读书,才更有思想力和生命力。

读书要懂应用。书到用时方恨少,所有人的读书都是要为了现实的应用。离开实践检验的读书就是纸上谈兵,总是没有多大意义的;如果一味的唯书,与复印机无二。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就是这个道理。

你一定要努力,但千万别着急

读书,自是人类的一种责任和使命,但是读出境界,也未免不是人生的一大乐事。正所谓:读书取正,读易取变,读骚取幽,读庄取达,读汉文取坚,最有味卷中岁月;与菊同野,与梅同疏,与莲同洁,与兰同芳,与海棠同韵,定自称花里神仙。

愿我们都能从书中汲取到丰富的生命能量,做一个明媚的女子,做一个丰盈的男子,面向太阳,骄傲的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