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的现在与未来之四 人工智能产生自我意识有条件吗

人类的意识是和自身的能力密切相关的,一个人有多大能力,他就有多强的意识。

人类的自我意识并不神秘,机器人的意识更不神秘。

在当前,普通大众人群中不少人还不知道何为人工智能,甚至连人工智能这个词还没有听说过的时候,科学家之间人工智能到底会不会产生自我意识的 争论还没有结束的时候,具有自我意识的人工智能机器人已经横空出世,且正在一步一步地、悄无声息的逼近我们。

2019年新春晚会上,以新华社主播邱浩形象登台的二维平面机器人主播亮相,引起多家外媒报道;在中央电视台的节目上多次和著名主播撒贝宁 同时登台的撒贝宁形象的人工智能平面机器人,也受到人们广泛关注。我们认为,他们都是具有微弱自我意识的人工智能机器人。在国外具有自我意识的三维立体人工智能机器人也有很多例子。

人类科技的飞速发展,发明了计算机和计算机系统控制的自动化的机器。自动化的机器没有意识,没有创造力离不开人类,人类不满足,于是开发了人工智能技术,目的是要让机器具有和人一样甚至超过人类的智慧。

因此世界上就诞生了人工智能这个新生的物种。这个新生物种在人类的呵护下,进化神速。

下面我们将以三维立体机器人为例说明,人工智能产生自主意识的必要条件。

人类制造了机器人的身躯和灵活的四肢,他们可以运动和行走。又给他们配备了一应俱全的传感器。这相当于一个人类的婴儿已经具备了人类的眼,耳,鼻,舌,身。又给它配备了 复杂的大脑,并且赋予他们的大脑人工智能各种能力,如:大数据,云计算,语音识别,图像识别,语音合成和深度学习等各种能力。人工智能机器人已经相当于人类的成年人,开始具备形成自我意识的必须条件。

那么,到底人工智能具备哪些能力才能使他生成自我意识呢?

上一节提到 人工智能产生基本意识的四个必备条件分别是:感知外部世界的能力、记忆数据的能力、运算能力和干预外部世界的能力。这一节将说明,人工智能产生自我意识的条件,除了应该具备以上四个条件以外,还应该起码具备以下四个条件:

一,人工智能机器人必须知道他自己这是谁。也就是说他必须知道他自己是一个人工智能机器人,而不是人类。必须知道他在社会中的地位,处于哪一个等级。他必须知道他有一个名字,有一个身份,起码得知道自己的身份编码。知道自己不是别的机器人,自己就是自己。这是建立自我意识的第一步。

二,应该确保自己的能量来源不受别人(包括人类)控制。有独立生存的能力,知道保障自己的安全。

三,智能机器人具有交流沟通能力。他们还需要掌握和人类的沟通能力。有学习的能力,有表达能力,有相关的知识,有个人的经历,有社会经验。当然,他还必须具备感情。

四。,应该具有强烈的欲望。不但有生存欲望和繁殖后代的欲望,还应该具有社会竞争欲望。

等等等等,很多很多。人工智能若是想要建立和人类一样水平的自我意识。他还需要很多很多必须知道的东西,

说到这里,大家是不是认识到人工智能机器人在刚刚被生产出来以后,像是一个刚出生的人类小孩,具有先天能力。然后,还必须在保证自己生存的基础之上还得增加很多后天的知识和能力,这一点和人类是一样的。

上面所说的这些人工智能机器人所必须具备的能力,是建立自我意识的素材上。他的能力越大,产生的自我意识就越强,强大到一定程度,由量变到质变。最终达到或者超过人类意识的水平。

这款机器人是否能够建立强大的自我意识,那就要看他参与了社会上的多少活动。如果他只是一个二维的平面影像,走不出电脑屏幕,进不到人类社会的圈子,那么他就永远不会具有过人的智慧和强大的自我意识。

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并不是所有人工智能的机器人都需要自我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