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架桥跳下去的男孩子给我们怎样的警示

没想到昨天自己写那篇关于“高架桥跳下去的男孩子”的文章居然上了有那么多朋友阅读了,对于一个刚刚写头条的新手来说真的是有些诚惶诚恐,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这个事件确实引起了大家的共鸣,我也翻看了很多网友的评论,一小部分是站在长辈的角度,讨论的焦点是年轻人承受力的问题 ,而大部分网友观点,是在讨论父母对孩子的说教方式是否合理、带来的压力是否过度的问题。

说到承受力,说实话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我想大家都经历过走投无路亦或痛苦至极的时刻呢?回想那些处于至暗时刻的我们自己,有没有那么一瞬间你也产生过放弃或者一死百了的念头呢?

承受力是问题,但我个人认为也许并不是事件的核心问题。承受力的提高是需要一生的修炼,年轻时我们都会遇到年轻时的困扰,年纪大了也同样会遇到更多的压力和挑战。这都是生活的常态。

而如果说到父母的严格要求和期望值,这确实会让一些孩子压力很大,但是父母的压力其实是把双刃剑,读书考学本来就是非常枯燥和辛苦的事情。等到我们成年变得成熟之后,有的人回首往事也会在心里感谢当年父母的压力让自己能够度过那段艰苦的时光,但也同样会有人,在一事无成后,会把原因归结于当年父母对自己的放任和不管不顾。

我想或许还有个核心问题,一个可能比较残酷而现实的问题。

仔细想想在如今这个越来越现实的社会,也许在一些年轻人内心深处,最称职最理想的父母第一条标准就两个字:有钱。要么有钱,要么就是有权有地位,最好你又有钱又不怎么给我压力,让我做自己喜欢做的事。

最不满意的是你又没有能力让我成为富二代,又要求我这个必须做得很出色那个必须听你的。

但成为富一代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啊,我们周围大多数人忙忙碌碌一辈子也就是普通的工薪阶层而已。

最后说会到“高架桥跳下去的男孩子”这个悲剧上,这件事其实我觉得最值得我们思考的一个问题就是,人和人之间,究竟该如何沟通?不仅包括你和陌生人,更包括你和最亲近的人之间究竟该如何沟通?

最亲密的人之间、即便是一家人之间,就可以情绪不加控制、肆无忌惮且口无遮拦吗?

往往伤害我们最深或者被我们伤害最深的人都是我们最亲密的人。

我们必须明白一件事,沟通的效果是来自于沟通的方式及艺术,而不在于到底谁对谁错,这个法则几乎适用任何对象之间,不管我们是陌生人还是一家人。请大家铭记凡事沟通中不要过分纠结事情的对错。

所以开口之前,请想清楚再说。情绪失控之前,请你刹车。

因为这世界很多事情是没法重来的。不要让悲剧一次次的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