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的升学压力有多大?从丰台区2018的招生数量来分析

2019年小学,初中,高中的招生数据还没出来,从2018年的丰台的招生数据来简单看一下,足以看出未来帝都各区的升学压力有多大。

我们先来看数据:

小学招生数量达到了12496人,而今年普通高中的招生数仅2219人,高中的招生数量仅为小学招生人数的17.76%。 而小学招生数中,京籍8219的数量也是不低的,小学的京籍占比是65.77%,远高于前几年的50%左右的比例。

还有一份小学的在校生数据也能说明问题:对比2017年,丰台区小学在校生数量,京籍在校生数量增加3819人、非京籍在校生数量减少4170人。说明在这几年政策和高房价的影响下,更多的京籍留在丰台区上学,而由于宏观政策,很多非京籍选择在小学阶段就离开北京。

因此目前丰台区的京籍学生是越来越多了,意味着未来进优质高中的竞争会更加激烈,看今年丰台区中考的学生还是比较幸福的,普高率接近90%,一大半的学生都能考进人大附中丰台以上的优质高中。但是9年之后的中考,可以预见的是竞争会远大于目前的竞争。

再看看其他区的幼升小数据,也是类似的情况,一些传统强区和大区的数据更加惊人:

其中海淀,朝阳和西城2018小学入学的数据都是非常惊人的,仅西城的广外区域,每年净增人口都是数千。而目前海淀,朝阳和西城高中的规模大概是海淀 12000,西城6000,朝阳 4500的数量。将来要想容下这么多的学生,保持目前的普高率,只能靠高中数倍的扩招。或者就只能分流学生去职高了,所以最近会传来海淀在北部山后地区同时建几十所学校等诸如此类的新闻,同时西城东城开始在外区拿地建学校。

无论如何,一线城市未来几年入学学生数量的成数倍的增长都是前所未有的挑战。优质教育资源必将更加稀缺,升学的竞争也必将更加激烈。而在未来的激烈竞争背景下如何立于不败之地 ,对家长,学生和学校,都将是一个前所未有的考验。很多东西都没有以往的经验可参考,需要家长和学生与时俱进,积极的去适应这种全新的竞争。

附上2018小学和中学分区学生数量的基础数据,供家长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