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千米山峰13:云浮第一峰龙须顶,山高坡陡,一路独行只等闲!

时间:2014年7月15日

地点:罗定分界镇

海拔:1327米

路线:云浮市罗定县城搭班车—分界镇搭摩托车—十二团成立旧址碑志路口—开始徒步锡坪村—机耕路—垭口—山顶。

图中红色是我那年登顶龙须顶的路线,紫色是下山路线。

前面说过把云安区海拔1140米的大云雾山山当做是云浮第一峰,爬错了,所以要再爬罗定海拔1327米的龙须顶才算是爬了云浮第一峰,所以才有了这次的龙须顶之行。

肇庆火车站




第一晚露营肇庆火车站附近的波海公园

我的帐篷


首先从肇庆坐班车到罗定,然后又转坐班车到分界镇

到了分界镇叫了辆摩托车,跟司机说好到山脚附近,结果只到良(凉)垌村过一点的Y字路口,司机就把我丢下来了,10公里35元的车费感觉被套路了。

十二团成立旧址碑志,这是我第一天坐摩托车下车的Y字路口拍的,

从碑志里进去经过一个小村(路边几户人家不知算不算),好像是叫碑头坑村。

这算是村门吗​?那天村子里只看到一位中年妇女和一位老人。

因为没有门牌,也没手机信号看地图,所以那天不知道它的村名。网上看到一段文字“信宜第十二团成立遗址位于信宜市平塘镇罗罅村锡坪山。1947年6月,中共茂名中心县委指示下属各县要大力发动群众,扩大武工队,尽快重建武装部队。1948年11月,由中共茂西北区委负责,组建了茂名县独立大队(代号“大钊”大队)。1948年12月,中共信宜县委组建了信宜独立大队(代号“若飞”大队)。1949年3月,“大钊”大队进入云开与“若飞”大队一起活动,中共茂电信工委决定将二个大队300多人扩编为信宜第十二团,在罗罅村锡坪山宣布成立,团长梁甫,政委梁景燊,副团长刘绍兰,参谋长李振荣,政治处主任罗强,这是中国共产党在茂电信地区领导武装斗争以来建立的第一个建制团。1949年5月,中共高州地委决定把信宜第十二团组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粤桂边纵队第五支队第十五团,团长兼政委全国明,副团长刘绍兰,参谋长李振荣,政治处主任罗强,辖3个主力连和4个大队,1949年10月全团有指战员1300多人。解放战争期间第十五团与敌人共发生大小战斗40多次,歼敌百余名,俘敌600余名。 1949年10月22日,第十五团与陈赓桃起义部队并肩战斗解放信宜县城,为信宜的解放事业及巩固人民政权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村里虽然只有两个老人,但还种有水稻。


村中的老人,看到我穿村而过,于是跟上来关门,跟他问路很热情的回答了我。6年过去了,如果这个老人不在的话,估计这个小山村就成了无人村了,因为那位照顾他的妇女应该也下山了。

山​村附近的牛群,好奇地看着我。



这样,可能牛群就跑不出去了。

远处的山头不知道是不是火同坑顶?


15:42龙须顶下面的一处垭口,如果摩托车可以开到这里,然后停车登顶。

垭口


开始爬陡坡,向山顶前进。

​爬上第一个山头,算是龙须顶的卫峰,前面山头才是海拔1327米的顶峰。

这边可能是茂名信宜平塘镇


我来时的方向,可以看到有条山路通到垭口那里。

17:05分终于登上了龙须顶,从下摩托车路口到山顶用了4个小时。顶峰和卫峰之间有一片小树林,我竟然在那段路迷路了一会儿。

​我那天要爬的这座山叫龙须顶,位于广东省信宜市钱排云开村和罗定市分界镇交界处,海拔1327米,属云开大山山脉。龙须顶雨雾多,湿润的气候特适宜龙须草生长,因此被命名。又因为龙须顶山脉如龙,主峰如狮,当地人又叫龙狮顶。

​山顶就是一片缓坡,没有太明显的高点上面有好多座古墓。

山上湿气很重,不能停留太久

在山顶呆了约50分钟就开始下山了。


那天上山顶那段路很陡很滑,后来下山时没少摔跤,还好没怎么受伤。

​山顶很冷,原路向卫峰垭口方向下山

回望龙须顶的卫峰

这条路从罗定和信宜钱排镇方向都可以上来。电线杆这里是岔路口,左手可以下山到罗定分界镇。

下山的路还没走到一半,天就快开始黑了。赶紧在路边找个地方搭帐篷露营,夜里有过往的车辆。

山区的夜晚


这是那晚我露营的地方,房子门锁了没人住。

夜晚山里很凉快,帐篷搭在屋檐下,下雨都不怕了。

昨晚睡得还挺香的

粵西地区常见的旱烟筒

吃了早餐收起帐篷,开始慢慢走下山。

下山路上拍到的小山村,仅有几户人家。


这个又是另外一个小村了。


后来路上遇到一位下山的青年,给他10元油费坐他的摩托车下到了分界镇。

这次的10元就物有所值,没有被套路了,哈哈!

这些年爬山我经常坐到这样的顺风车,有时遇到好心司机给钱给他都不要的。

在此,对那些在旅途中给过我各种帮助的陌生人说声谢谢!愿世间好人有好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