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首相新冠康复复工在即,群体免疫到底管用不?

伴随着美国新冠病毒感染人数超过了96万人,整个国际局势也不容乐观。在这样紧张的大环境下,今天还是有一件值得开心的事的,那就是英国首相约翰逊新冠康复之后复工啦!

祝贺英国首相康复的同时,群体免疫又进入大众的视野。那么,群体免疫到底是什么呢,新冠病毒是否适合群体免疫?群体免疫与疫苗接种是否殊途同归?这一篇告诉你!

什么是群体免疫呢?

群体免疫(英语:herd immunity或community immunity)是指人或动物群体中的很大比例获得免疫力,使得其他没有免疫力的个体因此受到保护而不被传染。拥有抵抗力的个体的比例越高,易感个体与受感染个体间接触的可能性便越大,在理论状态下,不做任何防疫的情况下让60%到70%的人感染,病毒才会自然消亡。


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新冠病毒是否适合群体免疫?

值得注意的是,若想要群体免疫起效,所需条件可是非常严苛的,即病毒的变异率、传播率、致死率必须低,免疫地区的面积小,人口少且平均健康水平高、康复后终生免疫率高等等。这些因素必须相互配合,缺一不可。

很显然,新冠病毒潜在的ACE2、DC-SIGN和L-SIGN受体,他们广泛分布于人体的各组织,以附睾、睾丸及肺的含量较丰富,小肠上皮细胞中也有表达。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新冠病人会出现肺炎外的腹泻,丧失生殖能力的特殊症状。除此之外,新冠病毒的毒性比普通的流感病毒强,比SARS的毒性弱,这也直接导致了它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速度非常快。


图片来源知乎@光泽君:新冠病毒受体结合途径


鉴于此,新冠病毒的特性均不符合上述的任意一个条件,因此实施群体免疫,并不现实。

但需要正名的是,对于英国等地区的群体免疫在抗疫前期是存在很多误解的,他们的做法好像被解读成让百姓都去感染,不管公民死活。产生这些误解的因素一是政府沟通不当;二是东西方文化差异;三是有些媒体炒作,吸引眼球。

总而言之,到目前为止,并没有足够的科学证据证实群体免疫方法的可靠性及可实践性。不得不说,英国前期的群体免疫虽然失败了,但也给我们留下了警示,特别是当出现了一个人类从未预见过的新病毒,更不能一拍脑袋就下决定,一定要对自然充满敬意。


群体免疫与疫苗接种是否殊途同归?

虽然疫苗和群体免疫都是产生抗体起到保护作用,但本质上两者就有很大的区别。疫苗的研制是可控的,群体免疫的风险却很大,毕竟谁也不会冒着生命危险故意感染而产生抗体。

现阶段,我国的新冠病毒疫苗还在研制,疫苗的有效性,安全性还是未知。就像钟南山院士说的那样,我国大部分人对新冠病毒是没有抗体的,因此想要彻底消灭新冠病毒,疫苗肯定是防止感染的最佳手段。



面对疫情,金斯瑞正在加速疫苗的研制,关于群体免疫跟疫苗免疫,你有什么看法呢?在评论区留下你的观点,Dr.G跟你一起助力新冠疫苗的开发!

参考文献:

[1] Syal Kirtimaan. COVID-19: Herd Immunity and Convalescent Plasma Transfer Therapy. [J]. Journal of medical virology, 2020.

[2] 汤江峰. 群体免疫,当下抗疫并不靠谱 [N]. 大众卫生报,2020-04-09(003).

[3] 争议中的“群体免疫”[J].华东科技,2020(04):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