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精神卫生日:抑郁症并不遥远,请正确看待

抑郁症并不遥远,笑容可能只是他们的伪装。全球预计有3.5亿人患抑郁症,却只有不足一半患者接受有效治疗,社会对精神疾患的歧视是影响治疗的因素之一。

我国抑郁症患病率达2.1%。作为一种常见病,抑郁症已成人类第二大“杀手”…

今天是世界精神卫生日,抑郁症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希望更多人能了解并正确看待抑郁症!

近年来,抑郁症一词出现在大众的视野里,很多人认为抑郁症只是不高兴而已并不值得重视,从而导致很多患者不能被及时发现和治疗,抑郁症也让我们周围那些看似健康的人失去了生命。

印象派画家梵高、性感女演员玛丽莲梦露、著名小说家川端康成、歌坛和影坛巨星张国荣、林肯公园主唱查斯特·贝宁顿都因抑郁症而自杀身亡。

你看到他们在笑着,却不知道他们几度徘徊在自杀的边缘。

抑郁症≠矫情

阳光大男孩乔任梁镜头前拿着吉他,深情唱歌,每张照片里都感觉到健康开朗却因抑郁症去世。

人间水蜜桃崔雪莉一个蹦蹦跳跳的女孩子,她爱笑的眼睛里却也因抑郁症而失去了光彩,在25岁的时候以自缢的方式告别了这个世界。

抑郁症没有所谓的“模样”:有时候他们笑着也想自杀,不要等到他们真正离开时,我们才发现抑郁症是真的可以把人摧毁的。

抑郁症是人类第二大“杀手”

抑郁症是发病率最高的单病种精神疾病,正在成为仅次于癌症的人类第二大杀手,全球预计有3.5亿人患病。我国抑郁症患病率为2.1%,焦虑障碍患病率达4.98%。在男女分布上,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

在年龄分布上,处于青春期、更年期、老年期阶段的人群为抑郁症的易感人群。有人认为,抑郁症是娇气、矫情、抗压能力差的表现,正是这种错误的观念,导致很多患者不能被及时发现和治疗。

如何发现和治疗抑郁症?


下面这些是抑郁症的表现,不仅自己可以感受到,周围的人也可能发现这些变化:


大部分时间都心境抑郁,自己觉得感到悲伤、空虚、无望。

大多数时候对以前感兴趣的活动不感兴趣了。

没有故意减肥或增重,体重却明显减轻或增加(如一个月内体重变化超过原体重的5%) ,或持续的食欲都减退或增加。


几乎每天都失眠或思睡。


容易激惹、毛躁、烦躁,或者反应迟钝、发呆、发愣,自己和旁人都能觉察到明显的坐立不安或迟钝。


几乎每天都在喊累,疲劳、疲乏或精力不足。


感觉自己没价值,或过分的、不适当的感到内疚,甚至有点“无中生有”。


每天都在负面思考、或注意力集中的能力减退、或犹豫不决。


反复不自觉地出现想死的念头,出现没有特定计划的自杀意念,或有某种自杀企图,或有某种实施自杀的特定计划。


儿童和青少年更需要关注的是暴躁情绪。


总结来说,抑郁症患者常有着“三低六无”的表现,“三低”:情绪低落、思维迟缓、精力下降的症状。“六无”:无趣、无望、无助、无能、无力、无用的感受。


抑郁症是大脑里血清素浓度降低,神经递质有所改变,所以得了抑郁症是无法感受到以前能够让自己感到快乐的东西。罹患抑郁症的人是生理上没有能力去高兴起来,积极起来。


同时,也希望大家能够正确认识到抑郁症的可怕,别再对他们说:“你就是矫情,多打点事啊!”

得了抑郁能让他们乐观坚强其实很难,正确的做法是建议去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和无力治疗等,早发现!早治疗!关爱身边的抑郁症朋友,希望更多人能了解并正确看待抑郁症!


国家卫健委明确指出抑郁症防治这四类重点人群:青少年、孕产妇、老年人群和高压职业人群,也将抑郁症筛查纳入高中及高校学生体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