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利益至高无上,东北大学与国同行

在国家商务部推出的“我和祖国共成长——商务人讲述的故事”的系列报道中,我们看到了一位优秀的东大校友:她二十年如一日的奋斗在贸易谈判最前沿,将最美好的年华献给了祖国母亲,她就是东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工业外贸专业毕业生王江宁。


国家商务部国际经贸关系司 王江宁

王江宁,1976年出生,中共党员,东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工业外贸专业毕业生,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国际商务法律硕士。1998年参加工作,2000年进入国家外经贸部,长期从事我国对外自由贸易协定谈判工作,现任职于商务部国际经贸关系司。

今年是王江宁参加商务工作的第21个年头。这21年来,她从豆蔻年华、初出校园的稚嫩大学生成长为两个孩子的母亲。这21年来,祖国同样也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自贸区的建立,高铁网络中的中国速度,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们可以看到,中国正以更加积极主动的改革开放战略融入世界经济的海洋。

自强不息,与祖国共同成长

2000年是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中最为关键的一年,那时,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谈判进入到了最后关头。那一年同样也是23岁的王江宁人生中重要的一年,年轻的王江宁到国家外经贸部报到,光荣地成为了正在入世谈判第一线的外经贸部国际经贸关系司团队的一员。

在国家外经贸部,她每天都可以楼道中见到参与核心谈判的领导和同事们忙碌的身影,听着他们讨论着深奥专业的工作话题,无比仰慕,她经常在心中想:“这才是我心目中的真心英雄。能在这样一个光荣和优秀的团体中开启人生第一份工作,是怎样的幸运和荣光!”没想到,轮到自己代表国家的机会很快到来了。

勇往直前,为国家争光添彩

2001年,911事件发生后的两个月,王江宁被派往美国参加联合国发展援助会议,自己第一次代表国家的经历竟是在恐怖袭击阴云未散的纽约,但对恐袭的担心很快就被工作上要代表国家的紧张感所替代。第一次走进纽约联合国总部大楼,第一次坐在CHINA牌子的后面,荣誉感和责任感油然而生,随之而来还有内心的忐忑。


王江宁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参加联大特别会议

王江宁深知,只有高超娴熟的业务水平才能胜任代表国家的神圣工作。她努力学习业务本领,不断在实践中增长才干,快速地成长起来,终于可以在小组磋商中代表国家发言了。那是在联合国总部的一间会议室里,几十个国家的代表就联合国大会文件中一段关于贸易发展的案文展开磋商。对面坐着某西方大国代表团的一位老外交官,会议一开始,他就咄咄逼人地指责某些国家在贸易投资领域存在众多问题。他的眼光不时地瞄向王江宁,他不只是在藐视王江宁的年轻,更多地是在指桑骂槐针对我们的国家。满腔的怒火在心中燃烧,然而面前CHINA的牌子让往江宁平静下来,她在心里不停地提醒自己:第一次代表自己的祖国,一定要不辱使命。

轮到王江宁举牌发言,她尽量让自己用郑重而平静的语调,讲出国内已经授权的发言内容,并在逻辑上对美方代表的发言进行逐一反驳。发言结束,很多发展中国家代表纷纷对中方表示支持,共同驳斥西方大国的论调。那位代表蔑视地翻着白眼,但无话可说,最终妥协同意发展中国家建议的案文内容。这时王江宁才深深地松了口气,这是她第一次圆满完成代表国家的任务,正是CHINA这块神圣庄严的牌子带给她无限的力量和斗争的勇气。

铁骨柔情,心系祖国

谈判场上有很大一部分的谈判专家都是女性,在她们每个坚定、专业的发言之后,是会场外她们与家人孩子视频通话时的温柔,她们的身上承载着比男性更多的压力和负担,她们不仅是代表国家的谈判者,更是母亲、妻子和女儿。

每次坐在CHINA的牌子后,王江宁都觉得自己是个孩子,代表着自己的祖国母亲。无论在谈判中遭遇了什么样的困难,母亲都在那儿,给你勇气和力量,她的利益是你要全身心维护的目标,她在你心中比什么都重要。


王江宁怀孕8个月时参加中国-新加坡自贸协定升级谈判

当自己成为一名母亲,这层母子关系又被赋予了更为深刻的涵义。大宝三岁时,刚上幼儿园得了急性支气管炎,这是他第一次要去医院输液。而王江宁正在澳大利亚参加谈判,隔着半个地球都好像能听到他的哭声,想着此刻冰冷的吊针正扎入他细小的血管,坐在谈判桌前的王江宁心手并痛着。但在地球的这一边需要我的是祖国母亲,我不能离开,只能远远地和宝贝一起加油,去克服生活和工作中的重重困难。

二宝更为懂事,她还在妈妈肚子里时就知道顾全大局,静静地陪伴我参加了多轮谈判,和妈妈一起坐在国旗后为中国加油。外方同事都开玩笑地说,你的宝贝们长大肯定都非常会谈判,因为他们从胎儿时就开始耳濡目染了。

青春无悔,祖国万岁

“这21年是我生命中最美好、最璀璨的年华,献给的是最伟大的祖国和最崇高的商务事业!”王江宁说。

我们都是冲锋在前的战士,国家利益至上,有担当、有作为的王江宁不仅是东大学子的榜样,也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她教会我们为了国家的利益,为了人民的福祉,勇往直前,奋斗不止。

青春无悔,国家永远在心中,无悔青春,无悔东大人!

更多精彩咨询,欢迎关注头条号:东北大学招生办公室

素材来源:东北大学官方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