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哪家基金公司“最豪”?公司自购是买入信号?

大家好,我是蔡九哥,后台有关注的朋友问我很多基金自购的问题,前段时间菜园子活儿太多,没来得及回复,在这里统一给回复一下吧。

其实基金公司自购,简单来说就是基金公司用自有资金买自家产品。受新冠疫情影响,今年2月3日,鼠年A股首个交易日以超过3000只股票跌停开局,市场一度陷入恐慌。当日晚间,就有基金公司紧急公告,已投入数千万元自购旗下偏股型基金。此后,包括公募基金在内的机构投资者掀起自购热潮。

究竟自购是不是代表着就要大涨呢?

九哥总结了一下,基金自购主要可以分为以下情况:1、成立时保障发行2、存续期防止清盘3、稳定市场信心4、储存弹药。

根据上海证券基金评价研究中心数据,2011年-2019年基金公司自购,仅有13%是存续期进行的,基金公司对新基金的自购较为常态化,不具备明显的择时信号功能,而对存续产品的自购则通常出现在投资者对资本市场信心不足之时,基金公司通过自购行为稳定军心。

因此,新基金发行时的自购行为基本没有任何参考价值,营销作用大于实际意义。但是存续产品的认购则应该一分为二来看,比如2015年7月份,基金公司密集自购存续基金之后,市场依旧出现较大的下跌,而今年2月的基金公司自购后,市场则出现了较大的涨幅,所以说,基金自购存续基金可以作为一个参考指标与市场情绪叠加使用,低位大概率还是找到黄金坑的。

虽然简单看基金公司自购金额意义不大,但是动辄几千万上亿的自购在涂省时眼里还是一种土豪行为。因此,涂省时做了一张图统计2019年“最豪”的基金公司,什么都不说了,欣赏涂省时的杰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