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航,你又皮了一次;核酸检测,你又要火一把

文/菠菜的星空

这年头,欠钱的跟大爷似的,要债的跟孙子似的。

企业债还不上钱的见多了,无耻逗比成海航这样的,还是第一次见。前天傍晚(4月14日)18:30买了13海航债的这100个倒霉蛋们收到一封来自海航集团的邮件,大意是1个半小时候之后的20:00召开13债券持有者大会,还要附上一句,19:00前进行参会登记。企业债的债主主要是企业,参会登记需要一大堆材料,而且还必须加盖公章,从18:30收到邮件到准备材料再到出现在电话会议线上进行登记……这事你让刘翔来估计都办不到,何况已经在下班的时间内。很多大公司都需要上报用印申请,不盖章材料也没有用啊。

就这样,还是有不少人按时登进电话会议。

你以为海航的伎俩用完了?你太小看戏精了。接下来的会议中宣布了一件大事,第二天4月15日即将到期的13海航债,规模11.5亿元,票面利率为7.1%,存续余额为3.9亿元。海航一看自己没钱不打算还了,决定延期。不是延期几天,而是一年。更气人的是海航还振振有词的声称因为疫情的原因就不现场开会了,大家网上投票一下。投票在晚上21:30前必须完成,完不成就按弃权处理。

还有一个神操作,在大家纷纷吐槽表达不满的时候,21:01海航在中国债券信息网上披露《关于召开2013年海航集团有限公司公司债券2020年第一次持有人会议的通知》。

有人说海航堪比德云社,菠菜觉得这种比喻非常不恰当,明明是特朗普附身才能有的水平。在一片谴责声中,海航昨天在公众号上发文致歉,主要陈述了因为新冠疫情的影响自己各种困难云云。不不,你们不能这样糊弄过去,这种操作和疫情没关系,这个锅病毒不给你背。此刻这些借给海航钱的债券持有人一定肠子都悔青了,终于知道他们为啥开电话会议了,因为怕被打死。大不了就是被骂一骂,反正总比还钱好。结果100个债权人32个参会的,29人投了反对票。海航还是赢了,这32人算是白来一趟。

这一定不是结束,菠菜查了一下,因为目前海航集团存续债券规模为140.09亿元。所以昨天开盘15海航债也暴跌导致临时停牌。后来复牌两分钟后再遭临停。

欣赏一下这走势,炒股也少见

重点是分析一下这么做的动机:

1.展期可以保住AAA评级,否则再发债就发不出去了,资金成本更高;

2.万一投资人都不同意,那么将构成违约,资金压力更大;

3.重点:这么做不犯法,就是恶心人。

海航所有的悲剧根源都是仗着自己基因优势不断加杠杆,直到有个机会泡沫被挤破。海航这个泡沫还不是新冠病毒挤掉的,而是2017年就开始爆发流动性风险了。指着正儿八经卖机票,也不会落得今天这个结局。但这种操作模式妄图保住评级,确实过分了。

这种事情会倒逼监管部门出台更严格的法律法规。不知算不算巧合,金融委昨天召开了重要会议,主要内容是强调新《证券法》的重中之重是保护投资者利益,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等侵害投资者利益的恶劣行为。我只希望下次别财务造假60万了事。

今天盘面大涨,我认为和昨天央行又小范围投放流动性有关,一般流动性到来券商就必涨。当然这也和最近部分券商业绩预增关系很大。但今天引起菠菜注意的是盘面另一个热点——体外诊断。

体外诊断对于学生物、医学的小伙伴并不陌生,简单的说就是不在人体内进行检验。这种操作一般是抽血、体液、组织样本来判断是否患病,显然需要四个必备条件:

1. 检测设备(仪器);

2. 检测试剂(新冠这个是试剂盒);

3. 耗材;

4. 诊断服务的机构。

当然,要在二级市场上煽风点火形成燎原之势,还需要——5. 消息面带动

这次的消息是两个地方上的新政策:

1.哈尔滨市民可以自愿进行核酸检测,270元/人次;

2.山西省开展核酸检测和血清检测服务。

那么,市场会联想,接下来是不是全国都会争相效仿?那么提供核酸检测设备和试剂的公司就会有更多的订单。前段时间对岸一直不用我们的核酸检测,要保护自己的药企(罗氏)。其实美国做的是抗原抗体检测,产生大规模抗体需要感染一段时间才会有,而且容易出现假阳性。我国这种核酸检测从方法上说是更适用。之前也爆出过漏检的,菠菜问了一下相关医生,回复说是因为检测材料的选取有问题,并不是核酸检测的方法有问题。

据菠菜从业内人士处了解到,检测耗材类似快消品,周转快,但毛利高

既然我们不可能做到让病毒无人感染,那么放开检测也是必要的。但从盘面上看,一些与核酸检测无关的公司,仅是有其他体外诊断设备、试剂的公司都跟着鸡犬升天了!不过,这是刚刚点火的新热点,接下来一定会有分化。我建议大家在选择标的的时候,一定要关注题材的纯正性

不要和我杠,当然其他体外诊断技术也应该得到发展,但就目前的消息面带动的话,还是建议聚焦核酸检测。提醒,但凡医疗器械、耗材注意是否取得相关认证,不仅是国内的,还包括国际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