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定國際足聯?廣州恆大預訂2020賽季中超冠軍?

摘要:走著瞧(歡迎關注由哥說足球)


撰文|由哥&編輯|雯雯

疫情期間無比賽,球迷都淡出個鳥味來,還好有各種傳聞消息,讓苦逼的日子,有了那麼一點樂趣。

最近一段時間,廣州恆大熱度不減,“人紅是非多”,俱樂部也是如此,一般的俱樂部,沒人關注,這不,本來看起來不搭邊的傳聞,又跟廣州恆大產生關聯。

事情是這麼回事。據天空體育報道稱,FIFA考慮將換人名額增加到5人,這一措施將一直實行到2021年底。一位FIFA發言人這樣表態:“在足球比賽恢復之後,賽程會非常緊密。在連續幾周內,比賽強度將遠遠超過正常水平,這將大大增加球員受傷的風險。而FIFA的首要任務之一,就是保證球員的安全和健康。因此FIFA提議暫時允許增加換人名額,每個球隊每場可換5人。”

從今年夏天到明年夏天的一整年時間裡,球員們休整的時間將會非常有限。對於能直接影響場上局勢的關鍵球員來說,更將遭遇“一休難求”的情況。高壓之下,球員們受傷的風險將會大大增加。目前,在90分鐘的常規時間內,一支球隊最多可以更換3名球員。增加換人名額,是為了保護球員健康。

這只是一個傳聞,並沒有成為現實,不過,即使如此,也給人很大的想象空間。在不少人看來,最直接的一點就是,該規則將拉大弱隊與強隊之間的距離,一些強隊中的替補球員放在大多數中小球隊都可以擔當主力球員,而中小球隊中的替補球員更多是拉低球隊短板。所以看起來國際足聯是一片好心,但對於不同球隊,卻感受完全不同。

針對此政策,上觀新聞發文稱“廣州恆大或成最大受益者。”理由如下:

中超八冠王、儲備非血緣歸化球員數量最多的廣州恆大,將成為中超16駿中最大的受益者。不出意外,恆大奪得2020賽季中超聯賽或許只是時間問題。

2020賽季目前的外援政策比較複雜,簡單來說是血緣歸化算內援,隊內第一個非血緣歸化算內援,其餘佔用外援名額。具體外援數量使用方面:中超球隊外援最多上場4名,報名5 名,最多註冊6名,全年累計7名。

以廣州恆大為例,本來就擁有保利尼奧、塔利斯卡、樸志洙3名外援,已入選國足的埃爾克森屬非血緣歸化,可作為內援名額。其餘4名非血緣歸化是高拉特、阿蘭、費爾南多、阿洛伊西奧雖然拿到中國國籍,也只能佔外援名額,那麼3名外援加4名非血緣歸化,可以組成恆大最多註冊6人、全年累計7名的外援配置。

總之,在某些滬媒看來,即使是針對全球的政策,但是落實到中超,受益者還是恆大,這看起來確實讓人感覺不公平啊。

那麼,這事應該怎麼看,才算得體呢?由哥認為,無論是恆大的板凳實力,還是外援水平以及歸化球員人數,這些優勢,都是通過正當的方式獲得,而且是在整個足球市場公開獲得,背後付出的是巨大的人力和財力。

就以歸化球員來說,恆大做了這麼多,難道只是為了俱樂部嗎?其實,是在為國選材啊,只是現在這些人才,在政策不明朗時,有力使不出,恆大是有苦說不出。

而其他球隊為什麼不去做呢?是沒錢,還是不願意勞心勞力?背後原因很多,總之,只有恆大是真正的行動者,是做的更多的俱樂部。

同樣,恆大板凳實力深厚,也是用錢砸出來的,當然,可以說,恆大出價高,其他球隊競爭不贏,不利於聯賽的發展,但問題是,如果中超聯賽每支球隊都是一個水平,中超還有人看嗎?任何一個聯賽都需要豪門,如果是比爛,那也就沒有存在的必要的了。

因此,如果國際足聯確定出臺該政策,像皇馬、巴薩都會受益,中超恆大受益又有什麼可說的呢?

本文系由哥說足球原創,未經授權,禁止轉載!如需轉載,請獲取授權,並只允許微信公眾號轉載,不可發在其他渠道,違者必究。授權轉載時還請在文初註明出處和作者,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