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与收益概率,跟着三国主公一起学兵法

大家好,今天我们一起来开一开三国历史的脑洞。

曹袁之争

曹操跟袁绍中原大战的时候,不管是田丰还是沮授都曾提出提前对曹操动手。不过袁绍拒绝了,理由很奇葩,比如小儿子生病了。

假如抛开这个层面的原因,稍微分析一下当时的形势,我们不难发现袁绍的地盘跟人口、兵力、经济都优于曹操。有一种说法是3倍,也有5倍,但我感觉一般是2-3倍之间。

这些姑且不论,我们不妨做个假设:

1.袁绍提前打曹操,有50%概率完全消灭曹操损失自己50%的实力(两败俱伤),但也有25%的概率消灭不掉曹操损失自己50%实力,还有25%的概率损失100%实力也就是说反而被曹操消灭。

2.袁绍不提前打曹操,凭借自己的人口经济基数大,通过发展取得对曹操更大的优势。袁绍延后再打曹操,有50%概率完全消灭曹操不损失自身实力(吞并对方的地盘人口经济),35%概率消灭不掉曹操损失自己50%实力,还有15%概率反被曹操消灭。

如果是你,在这理想情况下,你会选择第一种还是第二种。我相信大多数人都会选择第一个,较为稳妥。所以袁绍的初衷自然是没错,基于自己的实力基数比曹操大发展更快的考虑,选择延后打曹操。但是这只是理想情况下,排除了一切变数。而实际上,不管哪一种选择,完全消灭曹操的概率一样都是50%,不完全消灭曹操的概率也是50%。只要曹操没有被完全消灭,还是有翻盘的机会。军事斗争,权力征伐,是你死我活的常态,对方不死就意味着对你有生命威胁。如果是你是袁绍,你觉得早点消灭隐患好,还是晚点消灭隐患好?

所以在影响生存问题上,最优先的考虑是生存最优解,其次才是损失最优解。

吴汉之争

大家知道刘备发动了夷陵之战,战败了导致蜀汉从此一蹶不振,失去了统一天下的机会。如果你是刘备,你会如何选择呢?发动战争还是不发动?

我们继续做假设:

1.刘备发动夷陵之战,有50%概率打赢吞并东吴,进而有50%概率继续打败曹魏统一天下;但也有50%输给东吴,进而100%失去统一天下的机会。

2.刘备不发动夷陵之战,没有荆州,100%失去统一天下的机会。

所以你看,刘备的需求本质上是统一天下,如果打赢了东吴,灭了孙权,是有机会的。但如果不打,且不说输掉面子,窝囊,还因为没有荆州100%失去统一天下的机会。所以,63岁的刘备,选择了搏一搏。

虽然夷陵之战对蜀汉国力影响很大,但失去荆州对蜀汉的战略影响也是很大。冒险是否值得,从概率上来说,应该是最优解的。但是如果刘备见好就收就好了,在已经验证了不能完全消灭东吴的情况下,选择接受孙权的和谈,保全实力或许会更好。

夷陵之战背后的吴汉之争,跟前面说的曹袁之争不相同。因为吴汉之争对蜀汉本质上很长一段时间不是生存问题,而是战略进取问题

为主。二者的区别在于风险损失与收益的概率取舍,通常情况下,我们应该选择最优解,但也要考虑实际情况是战略问题还是生存问题,选择的风险小抑或是损失小的决策,还是收益大的决策。出于不同的考量,选择不同的对策。

根据这个原理,下面大家从兵法角度思考一下以下几个问题:

1.曹操北征乌桓,打还是不打?

2.孙刘联盟,孙权答应不答应?

3.渭水之战,马超、韩遂反还是不反?

4.诸葛亮要不要以攻代守坚持北伐?

5.曹爽的兴势之战,该不该打?

6.灭蜀之战后,司马家是否可以立即南下伐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