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片的万恶之源,我吸毒滥交盗窃打架,但我仍是好青年

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就是所谓积极健康的正面教育, 《猜火车》为我们讲述了另一方面的堕落青春。

生活在爱尔兰的问题青年们终日以毒品为伍,没有规则没有约束,无限制的堕落与放纵。

影片开始。主人公与几个问题青年被警察追赶在街道上狂奔,在毒品与亢奋情绪刺激下肆无忌惮,被车撞倒爬起来的马克对着车内的司机咧嘴大笑,毫不在意身后还在追赶的警察,他们就这样沉沦在这样青春里,他们对匆匆而来的时间毫不在意,对着所谓社会毫不在意。



主人公马克认为人生是毫无意义的,最起码他不认同按部就班的普通生活,沉迷刺客欢愉才是最佳选择,社会给与马克一切的选择路径马克都选择不接受,他选择不选择,他不承认这样的生活,与其在庸碌中痛苦麻痹倒不如彻底放纵,最起码这样更爽快一点。

他们都选择了相似的方式,选择海洛因彻底麻醉自己,沉沦在滥交的快感中,日复一日在其中自娱自乐。



但是这样填补的生活终究还是更加空虚,毒品的幻觉过去还是人生还是空无一物, 汹涌的快感流去现实更加残酷,马克一遍又一遍重复这种感觉的替换自己也厌倦了,毒品用迷幻填满了他却也在某些方面让他更加缺失,最终在一次吸毒清醒后,他们在摇篮车里发现了饿毙的婴儿残酷让他们不得不直面现实却也只能选择再次逃避 。

放肆的青春总是短暂的,一起吸毒的薯仔被抓入狱,自己却因为参加戒毒计划免于牢狱之灾,马克可能也意识到自己终究要回到主流生活,发誓最后再爽一把就彻底戒毒却因为自己最后一次一阵猛药差点让自己挂掉,被父母强制戒毒的马克直面自己一直逃避的空如,入狱的薯仔,饿毙的婴儿等都在戒毒瘾的幻觉中袭来,马克在其中痛苦的嚎叫抓狂疯狂,经历痛苦的蜕变,马克渐渐重新走回主流,有了自己的工作,有了自己的电视机,自己的房子。

可是,青春的堕落生活依旧如影随形,过去的问题好友们还是依旧出现在自己的生活中,现在的一切仿佛要重蹈覆辙,问题好友们提议干一片大的发一笔,马克他们在一次毒品交易中大赚一万六千英镑,接下来的生活仿佛显而易见,极度紧张亢奋之后,马克对这样的生活产生了厌倦,他背叛了自己的朋友,背叛了这种生活,选择了自己之前不屑一顾的生活,选择了计划与安稳。



这仿佛是不可置否的轮回,青春的放纵之后最后还是要选择回归主流,甚至之后他们的子女在选择这种放纵的生活他们也会选择阻拦与制止。

因为你知道总有一天是要回来的,放纵到底的路前面只可能是人生的悬崖。

马克最后在阳光中融入伦敦的街道,脸上带着与电影开始是相仿的微笑,选择了自己曾经不屑一顾的生活。

又一个坏蛋选择了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