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情需要的是經營而不是花錢檢測下套讓你看穿另一半的“真相”

每天下班,娟子(化名)路過婚紗攝影店都會在櫥窗邊駐足,看著裡面的婚紗她都會想象著有一天能穿上它們的樣子。前幾天在約定的時間來到和男朋友約好見面的餐廳,娟子發現男朋友還沒到,在喝了三杯蘇打水後,她打了第一個電話。男朋友卻告訴他臨時有事,無法赴約,這讓她覺得有些失落。“他不再愛我了?”看著手機日曆上即將到來的七夕節,娟子在朋友圈發了一個屏蔽了男朋友的狀態。

事實上有不少和娟子一樣的人正在面臨這樣的困擾,而在這樣的焦慮下,一個看似貼心的測試服務悄悄的出現在人們的生活中,在淘寶上,提供測試男女朋友服務的網店數量眾多,且都打著“想知道男(女)朋友是不是真的愛你”的旗號。

情感測試師陳陳這樣看待情感測試這件事:“我們能幫助用戶獲得對方最真實的一面,而且這些內容可能是用戶永遠也無法看到的。”

不過在社會評論員方揚帆看來,情感測試這件事並沒有看起來那麼美好。他分析道,很多人之所以會選擇這個服務,其實就是為了給分手一個理由或藉口,但人性經不起考驗,用謊言去印證,得到的可能也是謊言,而且愛情是需要經營,而不是檢測,只有兩個人相互信任,才能獲得真愛。


被廣告詞擊中心的最軟處 不少人想測試自己的另一半

“他(她)手機中的交友軟件不敢查看?他(她)是否出軌?託別人問可能會露出馬腳?他很善變,忽冷忽熱?TA總是‘普通朋友’很多?他(她)每天都拿著手機在幹些什麼?拿他的手機馬上就被搶回去?”這是一段被不少情感測試淘寶店引用的話。在淘寶上輸入測試男女朋友,就能找到不少於200家類似的網店,這些網店的服務項目就是為購買服務者測試另一半。

陳陳所經營的網店就是其中一家,在過去不到一個月時間裡,她這家開業半年的店內就獲得了100多個訂單。對於這樣的結果,她並不意外。“很多人都是因為快到七夕節了,觸景生情就想來測試一下另一半。”

事實上正如陳陳所說的那樣,感情測試正在成為一種探知另一半心聲的手段。娟子(化名)就在網店上購買過此類服務,而結果也讓她最終下定決心做出了選擇。“感情測試師給我發了不少聊天截圖,其中有不少曖昧信息,我男朋友竟然還和測試師說自己還是單身,這讓我無法忍受。”

事實上,此類的情況並不是單例,在測試師申莎莎接手過的用戶中,最終經不住測試的並不在少數。“大約有80%的用戶會同意與測試師聊聊,其中又有40%的人會心猿意馬,而這些人中絕大多數都無法通過檢測。”


七夕將至測試服務生意暴增

測試員一個人需要同時應對5名客戶

陳陳曾對購買店內服務的用戶做過一個簡單的用戶面譜,其中大多為20歲-28歲的用戶且女性的比例高達70%。“這並不奇怪,女性在感情中更敏感,也更猶豫不定,這也是我們開展這項服務的原因。”

而感情測試類的服務也五花八門,以陳陳店內的套餐為例,就多達十餘項。其中價位最低的是18元的一天普通套餐,最高的是1688元的分手套餐。“一天套餐採用的聊天結束後發聊天記錄給用戶,讓用戶通過聊天截圖來分析自己的感情,定製類套餐的價格大多在一百元一天,截圖隨時發送,用戶還能定製各種提問或聊天內容,這樣得到對方真實想法的可能性就更高。而分手套餐其實就是一種長期服務,用戶選定套餐後,我們就會與對方長期保持聯繫,發現蛛絲馬跡立刻向用戶彙報,並更深入的瞭解對方的心理。”

陳陳介紹,目前店內賣得最好的一款是價格為18元的普通套餐,這種套餐雖然不能深入瞭解對方的想法,但也能管中窺豹的發現一些問題。“因為我們的測試員都是專業的。”而隨著此類人群的增多,陳陳店內的測試師也有些捉襟見肘。“其中最多的一位測試師,同一時間需要接待5位用戶。”


記者體驗後發現 所謂測試師並不專業

在陳陳的推薦下,記者選擇一款名為金牌三天套餐的服務,售價160元和另一家網店提供的188元一天定製測試服務。十幾分鍾後兩位測試員申莎莎和喬伊分別添加了記者的微信。

在隨後的聊天中,申莎莎不斷提出看電影、吃飯等要求,還不斷詢問記者是否有女朋友,而這些聊天的內容也不斷被髮往記者的另一個微信裡。在聊天過程中記者一再拒絕,但申莎莎還是在測試結束後給出了結論——對方不適合你。

“一般會選擇接受陌生人邀請的,就說明對方有問題,這就是最好的證明。”申莎莎說。而在陳陳看來,僅以添加好友來證明對方有問題過於武斷,不過如果被測試對象同意吃飯、看電影等邀請,那麼就意味著測試不是無的放矢,後面的測試會變得更深入。

情感測試師喬伊在談及測試師時則透露出對市場的憂慮。“目前情感測試的市場挺大,但測試員的專業素質並不高,很多都是兼職,自己都還沒搞懂什麼愛,就從事這一行業,這就會導致很多原本能結成姻緣的人最終沒能走到一起。”

上週末,記者在武林廣場、定安路地鐵站和萬象城等人流密集處隨機採訪了20位市民對於情感測試的看法,這些市民的年齡大多集中在20歲-30歲之間。其中,有15人表示不能接受情感測試,只有5人認為對情感測試無所謂。市民李先生說:“愛情本來就很脆弱,找情感測試屬於自尋煩惱,得不償失。”

事實上即便在購買了測試後找到了所謂的答案,還是有不少人會繼續猶豫不決。“很多女孩在得知另一半沒能通過測試,也選擇沉默,她們中的很多人其實早就知道答案,但最終的選擇還是需要她們自己來做。”


人性經不起考驗

愛情需要相互間的信任

在喬伊看來,隨著生活節奏越來越快,人與人之間的感情也變得越來越隨意,相處十幾天就敢說對方是真愛,相識兩個月就能領結婚證,其實這些都是不成熟的表現。“感情測試其實就是為了幫助用戶篩選出那些不適合的人。”她說。

而在不少情感測試網店的留言區,也有不少用戶留言表達了類似的觀點。在陳陳的店內,就有多位用戶留言稱“雖然結果令人心碎,但是服務很好,讓我認清了一個人的真相。”

不過這在社會評論員方揚帆看來其實是一種對愛情觀的曲解。他分析道,現在的確有不少人會選擇感情測試服務,其中一部分人是為了給自己的感情畫一個句號,給分手找一個理由或藉口,還有一些人則是對另一半不信任。“情感測試這件事並沒有看起來那麼美好。人性是經不起考驗的,用謊言去印證,得到的可能也是謊言,此外愛情是需要經營的,而不是像產品那樣去檢測,我認為只有兩個人相互信任,才能獲得真愛,也才能走得長遠。此外從這些網店的測試套餐來看,其實很多條件都是指向否定的,這本身就含有暗示效果。而選擇情感測試更像是一種情感上的釣魚執法,這本身就有違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