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政协,给了我这么好的平台”

“我最开始当政协委员的时候才20多岁,现在已经62岁了。政协这个平台能带来什么?我深有体会。”当过全国政协常委的州政协原副主席田岚说起自己作为一名老政协委员的感触时,两鬓斑白的他,声音里饱含着回忆岁月时的眷恋与深情。

田岚是湘西保靖人,在湘西成长的他,知道改变湘西生产生活条件的重要性。因此,无论是提案、建议还是在不同会议上的发言,民族地区发展、连片贫困地区发展始终是他关注的重点。

过去,由于地理、历史、经济等因素制约,水、电、路的基础设施建设,是我州发展的最大瓶颈和痛点。 “当时湘西基础设施落后,生产力发展水平远比不上其他地区。”田岚回忆道。通过调研,他发现,尽管各级政府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上的投入逐年加大比重,但依旧难以满足现实需求。

2010年,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时任湖南省政协主席的胡彪联合湖北、贵州、重庆三省市政协主席提交了《关于设立“武陵山民族地区统筹发展试验区”的建议》的提案,田岚参与了提案递交前的全过程,因为我州是这一区域内的重要成员。2011年3月17日,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在武陵山等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实施扶贫开发攻坚工程。

在田岚看来,关注民生,通过参政议政,积极履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增强政协组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是应有的政治觉悟。

“作为一个民族文化的爱好者,我当上了政协委员以后,反复思考着自己能做点什么?我根据个人爱好和多年从事文化工作的积累和经验,来做一些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方面的事情,发挥好一名政协委员建言献策的积极作用。”田岚说。

2012年,全国两会期间,田岚专门写了一个关于《支持老司城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建议》的提案,建议国家文物局支持老司城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并列入国家2015年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计划。

“湖南当时还没有一个世界文化遗产,老司城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正当其时。”田岚说。在各级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湘西州上下一心,创造了奇迹——

2015年07月04日,永顺老司城遗址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2016年12月,老司城景区又列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如今,老司城景区已成为继凤凰古城后湘西又一张旅游名片,大力开展旅游扶贫,解决周边人口就业,开办农家乐自主创业,培育引导村民进行土司农产品开发等,辐射带动周边4个村寨,288户1112人脱贫,老司城景区也成功入选全国“景区带村”旅游扶贫示范项目。

“湘西文化资源丰富,风光优美,将湘西打造成为一个世界知名的生态文化公园,能更好地对接国家新一轮区域发展战略,有助于探索贫困欠发达地区生态文化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田岚认为输血不如造血,授人鱼不如授人渔,扶贫除了用农业的手段外,还要进行更多的探索。

一谈到扶贫,就必然涉及到民族地区,湘西也不例外。当选全国政协常委以来,田岚围绕民族地区发展、连片贫困地区发展做了大量的调研,调研报告里的大多数建议,都被写进了国家出台的众多相关政策文件当中。例如,建议提高民族地区边远艰苦地区津贴,让人才愿意来,留得住;加大在产业、金融、土地、税收、人才等方面的政策措施,促进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加快修建张吉怀高速铁路,增强湘西旅游进入性,对接旅游大市场,推进武陵山国际知名生态文化旅游区建设……

谈及过去的履职经历,田岚收获满满。他说:“身为政协委员,就是要让自己的提案给老百姓带来扎扎实实的福利。我感谢组织,感谢政协,给了我这么好的一个为老百姓服务的平台。”

“湘西政协”官方微信公众平台全面展现湘西州政协系统、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各界别的主要履职工作、重要工作动态和相关资讯。通过该平台,传播政协好声音、汇聚各界正能量,推动政协工作创新发展,为促进湘西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