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养业规模化后,没有加工成品企业,这样的种养业能走多久?

国家的农业发展长远规划,就是土地高度集中,尽最大努力使我国有条件实行土地集中的地区,实行高度集约化发展,无论是种植业还是养殖业,必须由现在的个体小农经营向规模化,产业化的家庭农场,种养殖企业,农业合作社发展,随之配套共同发展的是高度机械化,最高目标智能化,新技术普及化,管理现代化,如果这些目标都能实现,那么农民将来面临的新问题是什么?也就是说农业规模化,产业化后会给农户带来什么样的风险?


大家可能现在还不关心这个问题,但我给大家提一个醒,任何一项政策的实施成功背后,都会带来一系列问题,有好的一方面,也有坏的一方面,就拿我们农业来说吧,种植业和养殖业发达了,农民生产出的粮食和副食品肯定会成几何级的增长,可是我们有没有想过,这些成几何级增长的农产品,可都是初级产品,消耗初级产品,光依靠传统的简单消化,远远不能消化完,剩余的大部分怎么办?玉米可以造乙醇,那其它呢?所以农民还必须给自己的初级农产品找市场,否则农产品就会滞销,接着资金不能回笼,再严重点,这些农业企业会停止不前,甚至倒闭破产,这就是我们现在还没有仔细考虑的种养业高度发展后所带来的风险。这样的风险会让我们的农业规模化,产业化走的太久吗?

这样可怕的风险,我们如何应付?答案只有一个,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从现在起,与农业规模化一起共同探讨发展农产品深加工问题,我们需要足够多的农产品加工企业来消化我们生产出的数以万计的农业初级产品。

老赵苦心捋了捋,不外乎下面几方面。我们从现在就开始更加做好这些工作,才会保证到时不内心焦虑。


必须加快农产品加工企业的数量发展。

我没有去查资料统计,现在全国有规模的农产品加工企业有多少,我敢肯定,这一定满足不了未来农业发展的需要。所以当下的紧迫任务是发展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一个企业,带动一方百姓,带动一个地区的种养殖企业,带动一个地区的农业产业化。

让这样的企业,按照不同的分类生产,遍布全国主要农产品集聚区,形成一个又一个有实力的食品企业集团。

农产品深加工企业要铸造有自已特色的品牌。

想必大家也看到了品牌效应所带来的好处,一个好的品牌,就是一个好的市场,它就犹如一个资金聚宝盆,加工企业就象是中介一样,把这些源源不断的资金,接送给农业种养殖企业,然后它们才能不断扩大规模,不断实行高度机械化,高度智能化,高度新技术化,高度产出化,这是一个有机良性循环。


有了自已的品牌,我们还必该付予它中华民族的特色含义,也就是让它有十足的东方文化特点,如此才能走向世界。

其次我们还必须建立我们众多品牌的保护机制。

做好农产品深加工产品的开发研制与推广。

农业的初级产品,消费面十分狭窄,如果不进行深加工,就不能充分发挥产品的特性,也不会吸引更多的消费者,最终我们会感觉市场很难开发。

开发各式各样有营养的农业深加工产品,势在必行,更要持久不衰。那么这个任务不光生产的企业要有,在我们各省各地级市的农业院校,农业科研单位,都要单独设立一个专门项目,作为一项战略任务发展。

新产品的推广也十分重要,这直接关系着企业是否强力健康发展下去的关键因素。

我们开发出了我们特有的新产品,还应该善于保护它,不能向我国的许多中医药成果那样,被一些贪婪居心不良的家伙占为已有。

任何一项好的产业背后要有好的服务。

纵观世界上许多百年企业,没有一个不是重视自己的名誉的,这个名誉的长久保存,来自于它所生产的产品售后周到服务。

服务是把产品和客户紧紧连系在一起的纽带。没有它我们的产品有可能带销。

建立一套完整全面的服务制度,建立一支高效的售后服务队伍,才能使服务贴近人心。

每一个长命不衰的企业,它的诀窍就是把顾客当作上帝,讨好上帝的诀窍就是做好温馨周到的服务。


关于农业的出路问题,我今天讲了许多大家很可能认为好笑的事情,不过这确是一个农民的心声和看法,说给大家听是我的责任。我认为唯有如此,中国的规模化农业才会蓬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