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德海仙逝,《十面埋伏》绝音”:从平凡到成功只有一步!

1962年第一届羊城花会上,一个青年坐在广州中山纪念堂舞台之上,手扶琵琶余音绕梁,百转千回。

那一天,他弹了又弹,几乎把自己新编的曲目都表演干净了,才被热情观众放走。

这个人就是中国“琵琶圣匠”刘海德!


1975年他改编了传统曲目《十面埋伏》轰动中外,一曲琵琶挑动千军万马,踏破日月长河。

刘海德说:“我正常心跳是每分钟72次,演奏《十面埋伏》时,用四根琴弦和十万大军打仗,心跳每分钟100多次。”

刘德海于2020年4月11日去世。可惜我们再也无法欣赏到他铿锵有力的琵琶曲了。

有人曾经问他:“您的琴技这么厉害是怎么练成的?”、

刘德海淡然一笑说:“你们在忙着赚钱的时候,我都在练琴啊”

他玩了一辈子琵琶,研究了一辈子琵琶。把中国和外国的音乐相结合,让琵琶重新散发了艺术的魅力。

这一玩就是60年,他每天坚持弹奏琵琶从未停歇,甚至经常睡在琴室之中。


《刻意练习》中有这样一条理论:这个世界上是没有天才的,只要经过10000小时的练习,任何人都可以成为天才。

10000小时是一个多么可怕的数字,可是拆分出来算一算。如果每天专注5小时的工作,坚持6年你将成为天才。如果每天专注3小时,坚持9年你也可以成为天才。如果每天专注1小时,那么27年之后,你仍然会成为天才。

只可惜,我们都败在了那每天的一小时上。

普通人靠近天才的最佳途径就是专注。一生很长,只要做好一件事就足够我们不枉此生。

专注决定了人生的强度和厚度。

01

没有人是随随便便成功的,你看到了他胜利的微笑,却看不到微笑之后的苦涩。

4月9号,李佳琪的微博发布了一条信息,他因为身体原因停播了。

你不会想到,李佳琪停播一天将会遭受上百万的损失,但是他的身体实在熬不住了。


李佳琪去年一年直播了2334个小时,从未休息。不是他不想休息,而是停播一天就会给同行制造机会,粉丝就会流失,这些全部都是直播的大忌。

有人说:“李佳琪,你就是为直播带货而生的!”

他却说:“我只是活成了这个行业该有的样子。”

很多人也在努力,也在拼搏可是仍未有什么改变。有的人放弃了另谋生路,有的人仰天长叹,迷茫不知。


我们一边玩着手机,打着游戏,刷着热剧,经常几个小时就这么消耗没了。但你会为此有什么遗憾吗?并不会,我们享受到了生活的快乐。

可是这种快乐之后必然是空虚。我们总把工作当任务,把爱好当娱乐,就像对待自己的人生一样毫不上心。

我们把有限的时间都浪费在了无限的娱乐之上,而专注恰巧就是成功的最大机会。

人生有众多未知的可能,只要抓住一个就够了。

02

郑渊洁跟童话的渊源都是无奈之举。

当年他只是一个普通的工人,平时喜欢写作,就投稿碰运气,没想到意外过稿了。

这次上稿给郑渊洁很大的鼓励,他开始疯狂的写作,四处投稿。结果一下又被打回了现实,因为自己没有文化基础,文笔不好,阅历又不丰富怎么写都被拒稿。

诗歌被拒后,他写散文;散文被拒后他写小说,后来小说也被拒。


郑渊洁开始自己反思:给大人写他们不要,那我就给孩子写。童话对文字要求简单,刚好自己又有一个爱幻想的大脑。

之后的43年里,郑渊洁一直专心于童话故事的写作从未断更,为我们呈现了“舒克贝塔,皮皮鲁鲁西西”等众多童话人物。

郑渊洁曾说:“一开始我把童话当做自己的事业,后来发现它变成了自己的兴趣,如今它已经成为了我生命的一部分。”

他从一个普通的工人成长为一名家喻户晓的童话作家靠的就是专注。没文化可以学,不会写可以练,时间之下没有困难。

这个世上没有什么是我们做不到的,只是我们做的还不够努力罢了。

找到自己的人生定位,踏实的付出时间去证明自己,即使是再小的东西,也会让你的人生散发出光彩。

03

专注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很多人都在中途放弃了。我们可能看不到过程之中的美丽,感受不到眼前的既得利益,但是你的执着和坚持仍会给自己建立强大的信心。

我们可以接受人生的平凡,但是不能接受平凡的自己,总该为自己的人生写上一笔惊叹号!

其实在平凡的工作也可以塑造出一个非凡的自己,加油吧!

(原创不易,盗版必究,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