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曉明:“脫油”成功背後


《鬢邊不是海棠紅》這部劇,相信已經不用阿槓安利了。


開播以來,從劇情人設到演員演技,各種大小討論就沒斷過。甚至前段時間黃曉明回應「洗潔精式」演技的事情,還直接上了熱搜。


黃曉明本人在採訪中說「這是誇我年輕,希望大家多艾特洗潔精品牌找我代言」。在線打趣自己的同時還順勢拉了波代言,我們程二爺戲裡戲外都賊會做生意。



掐指算算,《鬢邊不是海棠紅》(以下簡稱《鬢邊》)已經播出過半,這兩天還開了超前點映直通大結局,大家能看程二爺的時長是看一集少一集。阿槓作為一路追下來被圈粉的iphone(愛鳳兒),如今是真情實感的對黃曉明「真香」了。


不止是阿槓一個人,這段時間大批量觀眾都因為程鳳台這個角色對黃曉明上頭。


從評分上看,《鬢邊不是海棠紅》自上線以來好評如潮,豆瓣評分高達7.6分,不少人都自發成了黃曉明的自來水。



有高呼真香的,有在線打臉的,還有可憐兮兮低頭認“罪”的...相當熱鬧。



在網友一波又一波的“真香”加持之下,黃曉明頻繁登上各大新媒體指數的排行榜,排名還相當靠前。與榜單上各種人氣流量或者年輕偶像相比,黃曉明的名字甚至有點略顯“突兀”。



都已經2020年了,觀眾也不是隨隨便便能打發好糊弄的了。所以黃曉明能有這種好口碑好成績,靠的就是過硬的演技。


拿《鬢邊》的劇情來說,不同階段的程鳳台就是不同的樣子。剛出場時,他剛和土匪火拼完,灰頭土臉的騎著大馬凱旋而歸。



等辦完事要回家了,又在車裡來了個一鍵換裝。短短二十分鐘就貢獻了程鳳台家裡家外的兩個樣子,耍帥但不油膩,貴氣但絕不做作。



等到劇情裡各種感情線慢慢鋪張開,黃曉明的情感處理就更細膩了。


拿眼神戲舉例,對著不負責任的小舅子範漣,他是嫌棄又無奈的。在推開門和懷孕舞女談判前,程鳳台氣得想打他,但最終還是放下了手,用恨鐵不成鋼的眼神瞥了下對方。



等到了自家妹妹察察兒這裡,他的眼神溫柔得都能掐出水。妹妹要上學,吩咐人車接車送絕對保證安全;妹妹誤會他亂抓人也不惱,等對方氣兒消了再來溫聲細語的解釋;



看商細蕊時,初相識是欣賞和好奇。彷彿打量著哪來的一隻小貓,牙尖嘴利,但又可愛至極。



再往後,懂了他的執拗倔強,懂了他的天真赤誠,眼神裡是無可奈何、保護寵溺、和惺惺相惜。



這些個眼神戲妙就妙在,你就算沒看過完整的劇情,也能感受到人物的情緒。觀眾完全能憑藉黃曉明不同的細節處理來感受到人物的心理變化。


除了細膩,黃曉明詮釋的程鳳台還帶了不少幽默。


聽商老闆一人分飾兩角時滿臉的小問號,一口一個小籠包把商老闆照顧的服服帖帖,就連在大街隨口而出的彩虹屁都絲毫不引人反感,反而讓人瘋狂嘴角上揚。



就連他倆逗悶子時的憨憨發言,都能把觀眾搞得嘎嘎大笑。我們鳳兒真的是隨時隨地都能給人一種溫柔又可靠的舒服感。



不過要論出圈,《鬢邊》播出至今討論度最大的還是第六集程鳳台的聽戲橋段,也就是網上已經被誇上天的那場雪夜獨白。


作為留洋歸來的新派學子,程鳳台一開始是完全不懂京劇唱腔韻味的,但他卻從商細蕊的楊貴妃裡看到了自己的命運,瞬間入戲。


黃曉明是怎麼演繹的呢?靠感染力。

雪夜漫步,他從迷茫枉然感慨人生,一步步的想到了放棄理想,身不由己求而不得的自己。於是觀眾便也跟著他,領略了一番悵然若失。



毫不誇張的說,黃曉明在雪中獨行的這一段旁白,把觀眾瞬間帶入了角色。程鳳台的無奈與孤獨,都經由他的聲音,娓娓道來。



很多人都驚訝於黃曉明的臺詞功底,微博底下盡是肯定和讚美,甚至有人感慨明珠暗沉是因為偏見太多,說「以前他的臺詞功底就很好,只是你們看不到。」


是啊,現在想來確實是這樣。從鬢邊立項之初,黃曉明就受到了很多質疑。說他演不好程鳳台,說他這些年來的綜藝形象並不好等等。但好在,黃曉明還是憑藉著作品,成功打破了偏見。



看採訪就知道,黃曉明這次為了將人物詮釋得飽滿立體,加入了不少自己的構思。


他為程鳳台設計了很多非常有辨識度的小細節,他說:「程鳳台這個人物大多時候是護著、圍著、聽著的狀態,很多時候是比較粗線條的,所以很多細節,眼神小動作都是我自己加的。」



於是我們才看到了精神世界受衝擊踉踉蹌蹌走路的程鳳台,看到了偷偷將油餅放回桌上,用手嫌棄麵館不乾淨一筷子不動的程鳳台,看到了在大街上被小孩團團圍住,下意識躲避的程鳳台…



這些所謂的「缺點」是黃曉明自己加的,但這些慫萌快樂,潔癖跳脫的小細節使得程鳳台變得有血有肉,真實可愛。



不過咱們曉明也不是頭一回為了角色這麼下功夫了,為了拍《風聲》瘋狂練習日語,為了《新上海灘》裡一個削梨的鏡頭削了上千的梨這種憨憨事兒,他又不是沒幹過。



說到這裡阿槓倒是覺得,這也許就是於正之前寫小作文解釋程鳳台非黃曉明莫屬的原因。用於正的話來說:「商人的聰慧和狡猾,孩子般的底色,大擔當的能耐,簡直就是現實中的他。」



順著於正的形容,我們關掉鏡頭、抽離角色再看黃曉明,會發現他在生活中其實和程鳳台一模一樣。


在家裡,他是長子長孫,是被教育成「要以身作則,給弟弟們做表率,要有責任看護他們」的哥哥。



在私下,他擔當起了照顧身邊人、默默付出角色,不少人都接收到了來自他的善意。


在《鬢邊》片場,經常熱心地給其他演員傳授拍攝經驗的是他;節目上玩遊戲時何炅頭上意外粘到了顏料,在其他人嘎嘎大笑時直接幫何老師擦掉的是他;在拍《神鵰俠侶》時還救起了差點被水沖走的劉亦菲。



動圖在這裡,大家感受一下當時的危險:



也許是赤誠的人也總帶著些傻乎乎的孩子氣,最近他在譚卓的幫助下,發出了人生中第一條彈幕。我們曉明,發成功後開心得像是考試得了滿分的兩百斤孩子。



都說黃曉明是個憨憨,阿槓倒覺得他性格里的淳樸憨厚和靦腆,是他獨有的「鈍」與「真」。


你看著他虎頭虎腦略帶傻氣,但其實他正以最大的善意和最多的真誠來面對這個世界,包容著所有。


富有責任感,對親友無限包容,有純真的孩子氣更有對熱愛事情的執著追求。可以說,這些日常生活裡的細枝末節和對人生的態度,在戲裡戲外共同促成了黃曉明,也成就了我們如今愛的程鳳台。



不過有一說一,就像很多觀眾感慨的,其實近些年黃曉明的形象被很多人誤讀了。


作為科班出身的演員,黃曉明的經典角色羅列出來不輸任何一箇中生代藝人。咱們就算不說以前拍的《風聲》、《中國合夥人》、《無問西東》;



咱們就說最近,《琅琊榜之風起長林》裡身具「長林風骨」的蕭平章,《你遲到的許多年》裡憨厚羞澀的沐建峰,《烈火英雄》裡義無反顧衝進火場的江立偉…哪一個不是黃曉明通過自己的努力和認真換來的口碑與肯定?



可能很多觀眾都沒察覺,黃曉明這些年一直有優質的作品穩定輸出,還獲得了金雞、華表、金鹿、百花四座大獎,成為內地最年輕的大滿貫影帝。



對角色有自己的理解和感悟,也願意把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傾注在角色上突破自我,作品拿出來是實打實的優秀,獎項實績也是真正的能打。說黃曉明是中生代演員裡的中流砥柱,估計沒人會反對吧?



好演員是需要作品證明的,好作品也是需要演員成就的,這種相輔相成的關係在他身上尤為明顯。找到了適合自己的角色,用心詮釋並正常發揮,黃曉明的水準自然而然就顯露了。


《鬢邊》的“洗潔精式演技”,與其說是黃曉明脫油成功,莫不如說是觀眾也拿掉了提起黃曉明就自然加上的“油膩濾鏡”。因為程鳳台,因為《鬢邊不是海棠紅》這部戲,大家終於願意正視這個中年男演員在熒幕裡的閃光點。


能不能接到洗潔精的代言阿槓沒法保證,但可以確定的是,黃曉明的更多好戲已經在路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