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最难”毕业季,大中小学生无一例外,看看有你吗?

2020年堪称“史上最难”毕业季,大中小学生普遍面临毕业难,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更是让这个毕业季显得更加艰难。

不信?我们挨个来盘点。

小学

2020年对小学毕业生来说,注定是一个不寻常的年份。

因为从今年开始,不论你所在的地区之前采取什么录取方式,今年都要无差别地贯彻落实国家的大政方针,即“公民同招、民办摇号”。

这一政策源自于2019年7月8日,国务院出台的《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

其中明确规定了,小升初招生不得以任何形式的考试、面试、特长等作为招生条件,必须严格落实就近入学,报名民办学校的人数超过招生计划时,采取100%摇号的方式进行录取。

这个政策是在7月出台,当时绝大多数地区都已经按照各地的既定方案,完成了小升初的招生录取,所以在当年,这个政策应该说是给了很多地方缓冲的时间。

只有极个别没有完成小升初录取的地区,搞了个措手不及,手忙脚乱。

比如宝鸡和银川,在国家政策出台后,紧急修改录取方式,将原先的面谈改为全部摇号。据银川的网友说,第2天就要面谈了,当天晚上11点左右家长接到取消面谈的短信。

现在,包括北、上、广在内,多地针对2020年的小升初录取,出台了更详细的办法。

其中,又以山东和广州最具代表性。

除了贯彻民办学校100%电脑摇号录取,这两地都还追加了一条,民办学校不允许跨区招生,只能在学校所在区域内招生。

两地不同的地方在于,广州允许有住宿条件、且确实有跨区录取需求的学校跨区招生,由学校提出申请,教育部门审批同意后方可实行,且跨区域的名额不得超过招生计划的50%。

这一政策的实行,对很多从初中开始就想上名校的家长是个打击,尤其他们持续多年的奥数、英语、特长培训班投入,基本上都打了水漂。

公民同招,家长还要揪心到底报公办、还是报民办?

小升初的录取,今年是第一年巨变,你说他们难吗?

初中

对多数人而言,注意力大多都集中在高考,但是实际上,中考才是人生的重要分水岭,很多地方的中考录取率,比高考还要低。

尤其2020年是教育部《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计划(2017-2020年)》的最后一年,要实现的5大目标其中之一,就是中等职业和普通高中招生规模大体相当。

最近几年,各地的中考录取率都一再降低,各地具体比例虽有不同,但大体都维持在50%上下,高一点的也不过60%左右。

除此之外,一些地方还提出了不再允许初三学生复读的政策,也就是说,初三学生只剩下了高中、职高两个选择,没有复读这个选项了。

在本来已经够难的情况下,新冠疫情突然暴发,初三的学生们开学被耽误了不少时间,学生、家长都有些坐不住了。

2020年初三毕业生,你说他们难不难?

高中

今年的高三毕业生,被很多人称为“史上最难”,他们又面临哪些困难呢?

第一、高考改革。

北京、天津等多个省市开始实行“3+3”新高考,考试时间也史无前例地变成了4天。

对另一些地区来说,又是文理分科的最后一年,今年失利,恐怕很难再复读,这意味着高考可能真的是一考定终身了,没有下一次机会。

第二,高考人数继续增长。

2017、2018两年的高考人数,尽管也在增长,但还停留在900万的级别,2019年则突破了1000万大关,今年可能会继续增加。

人数越多,意味着竞争越激烈。

第三、疫情影响。

17年前,非典肆虐,这届高考生差不多那时出生,所以他们也被称为“生于非典,考于新冠”。

开学延迟了那么久,从各地开学后的模考成绩来看,基本可以用“惨不忍睹”来形容,剩下的时间里,他们必须抓紧时间,恢复平时的状态。

你说这届高三毕业生,难不难?

大学

2019年年底,教育部为加强高校教育质量,出台相关政策,取消大四毕业清考。这可能会让一些“醉生梦死”的大学生拿不到毕业证。

今年,大学毕业生达到了创历史新高的874万人,就业压力巨大。

大学生就业的几个重要出路,考研、考公,考教师,报考人数纷纷创下历史记录,竞争激烈。

连去一个中学当老师,都是非清华北大不可的了。

即使是清华北大两所最高学府的本科生,选择继续深造的比例也几乎都达到了3/4。

下面两图来自清华、北大2018届毕业生就业报告,清华本科生继续深造的比例达到了78.3%,选择就业的比例只有20.5%,北大本科生继续深造的比例达到了74.49%,就业的比例只有23.55%。

清华

北大

看上面深圳南外中学的招聘公告,是根本没有本科生的空间的。

作为中国最顶级的两所学府的学霸,他们都感受到了学历的压力,而不得不有更多的人选择了深造,其他普通学校呢?

再加上今年疫情的影响,找工作也会面临很多困难。

2020年大学毕业生,你说他们难不难?

不必纠结于是不是“最难”

其实,每一年的毕业生都想说自己“很难”,每年的实际情况不同,肯定会有各自个困难,但是,我们也应看到,危机、危机,危中有机,就看我们如何发现和利用。

比如小升初,没有了考试,小学生们没有了升学的压力,可以有更多的时间专注自己的兴趣爱好,获得更全面的成长。

高三、初三学生虽然开学晚了许多,但中高考也相应地推迟了一个月,学生们还有缓冲的余地。

对于学习习惯好的学生,他们的复习并未受到多大影响,反而可能和其他学生拉开了差距,这也提醒我们,只有养成更加自律的学习习惯,才能以不变应万变。

今年的大学生就业很难,但国家推出了众多优惠政策,研究生扩招,各类职位面向毕业生倾斜等等。

谁说危机就一定是坏事?当我们不再强调困难,不再抱怨,而用更加客观的眼光去看待的时候,也许曙光就在眼前。

结束语

同学们,你们觉得自己难吗?

欢迎大家来说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