邂逅沙坪壩最美5月,這些景點人少景美,約嗎?

五一假期來臨

很多小夥伴說,想趁著假期出遊

卻有頗多擔心,不敢走遠了

既然如此

就來沙坪壩這些小眾景點打卡吧

Part 1

川外小鐵路

這條藏在川外的小鐵路,不僅是很多川外人流連的記憶,更吸引了不少外地遊客打卡。

生鏽的鐵軌

微腐的枕木

佇立的路燈

熱鬧的站臺

訴說著這裡的歷史

它起於渣滓洞鐵路隧道

終點至梨樹灣

全長約3公里

承載著不少市民的回憶

去年年底

“老鐵路山城步道”改造工程啟動

今年4月

修繕工作基本完成

這裡最大限度保留了

原樣鐵軌和步道穿插融合

自然山水與人工景緻相互輝映

Part 2

沙磁步道

沙磁步道以追憶紅巖精神及傳承傳統巴渝文化為主題。

步道串聯了白公館、渣滓洞、磁器口三大景區和清水溪、鳳凰溪兩大溪流,充分融入紅巖、沙磁文化元素。

在白公館至渣滓洞沿線兩旁,種植有5萬平方米的紅梅林。

於步道間拾階而上,串聯著一個個紅色遺址,半山腰上的觀雲臺,更是不可錯過,這裡遙望紅梅林,遠眺沙坪壩,風景獨好。

Part 3

歌樂山森林公園

渝西明珠歌樂山是重慶主城區兩片“肺葉”之一,山巒疊嶂,茂竹修林。春天的歌樂山森林公園,綠樹蒼鬱,點點翠意與湛藍天空相映成趣。

風景秀麗的歌樂山觀雲臺

近可觀歌樂風景、嘉陵夕照

遠可眺北部新區、渝中半島

如遇勁風則是山谷中松風齊名

如驚濤拍浪,如萬馬奔騰

這邊有巴渝十二景之稱的歌樂靈音

若逢歌樂山霧天,還可領略一番飄渺的“雲頂煙雲”。“半山煙雲半山松”,使人如臨太虛。

歷代以來,這裡一直是文人墨客和運動愛好者尋古探幽的聖地。

Part 4

螢火谷文創農場

螢火谷最讓人期待的肯定是漫天飛舞的螢火蟲了!

在沙坪壩三河村的螢火蟲森林裡,隨著日落,這些森林中的小精靈也逐漸外出活動,彷彿光的使者,星星點點的熒光,照亮了整個山谷,定格你美好的童年回憶。

隨著氣溫的攀升

稀疏的螢火蟲將會越來越多

五月也是最佳觀賞時間哦

除此之外

你還可以到螢火蟲教室體驗神秘氛圍

到嗡嗡樂園聽蜜蜂講座

到動物魔法屋看可愛爬寵

還有充滿童真的泡泡秀表演

彩虹蹦床、卡丁車......

無論孩子還是大人

都可以在這玩得不亦樂乎

Part 4

遠山有窯

這原是一座建於20世紀80年代末的

舊式龍窯

本地俗稱“梯坎窯”

窯呈長條型

依山坡所建,外型如龍

如今,經過改造

昔日陳舊的土窯搖身一變

成為一個集手工製陶

和文化體驗為一體的

公共文化體驗平臺

——“遠山·有窯”

獨特的設計與空間改造

斬獲第九屆威海國際建築設計獎

“劉氏土陶傳統手工技藝”

也被納入

沙坪壩區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五一假期

你可以帶著家人孩子

到這裡“耍泥巴”

即學習製作陶器

親手做陶罐的感覺

實在不能更棒!

你也可以在這裡品茶、插花、拍拍照

好不愜意

堆砌在梯坎的窯罐講述著幽幽的時光

行於其間,感受它們溫厚雋永的氣質

在暢談或打盹兒間

一下午的時光就這麼過去了

Part 5

三河茶舍

蒲團、格子屏風

藤椅、橘黃色的閱讀燈

窗外是池塘,屋後是青山

這裡是由草莓園附近的一間破舊房屋

改建為的“三河茶舍”

找一處角落,靜坐品茶

看田野間的人來人往

想想也是極美的

在三河茶舍旁邊有一所豬圈書屋

是由原村民的豬圈改造而成

一樓的院子,就是曾經的豬圈

曾破舊不堪

如今已是下圖模樣

一個破舊髒亂的豬圈

就這樣變成了一個

溫馨又浪漫的書屋

讓鄉村溢滿書香

藤椅、木桌

重新修繕包裝的土坯牆

似乎在訴說著古老的故事

我想一踏進這兒

你的內心就一定會覺得平靜

Part 7

太寺埡森林公園

太寺埡森林公園位於重慶沙坪壩區歌樂山國際慢城,以鮮花和森林為主題,佔地面積約3000畝,100多種名貴花卉,平均海拔500米以上,森林覆蓋率極高,負氧離子含量極高。

每年3月份主推的鬱金香節早已成為重慶最耀眼的花卉文化節,每年固定接待遊客約10萬人次,美譽廣傳,好評如潮。

夏季,太寺埡森林公園裡仍舊奼紫嫣紅,百合、繡球花開得正好,其中,尤為亮眼的是樹狀月季,這裡的月季枝幹比傳統月季的枝幹要高,花朵很大,特別顯眼,花色豔麗,一株月季有時能同時開出幾十朵花,極具觀賞價值。

說了這麼多

有沒有你感興趣的呢?

既然不能遠行

不如挑一個風和日麗的日子

去邂逅沙坪壩的最美五月吧!

-END-

主辦單位:沙坪壩區融媒體中心

總編:蔣頻 丨 副總編:石芸

責編:馮劍 丨 編輯:何遠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