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后第三个工作日,传来“硬核”捷报

编者按

从3月30日起,《广州日报》陆续推出由钟南山院士团队口述、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黄蓉芳撰写,并由钟南山院士授权的《南山战疫日志》。新花城客户端开辟“南山战疫日志”频道,集中呈现整部日志。在这部视角独特的口述日志里,我们将真正读到钟南山“院士的专业、战士的勇猛、国士的担当”,读到一颗高贵而又真实、无畏而又悲悯的心。

欢迎下载新花城客户端,

抢先阅读《南山战疫日志》

《南山战疫日志》近期也将

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

搜索下载“新花城”客户端

本期口述:钟南山院士团队成员李凯萍

撰文:广州日报记者 黄蓉芳

2月5日 星期三 阴 12℃~19℃ 早上9:00(广州)

今天是节后的第三个工作日,不过,很多单位选择了线上办公。广州的街上,仍然是行人寥落,大多店铺门户紧闭。继2月3日广州珠江公园宣布闭园之后,广州市儿童公园今天也闭门谢客了。一城春色,满园芬芳,都如衣锦夜行,无人欣赏,实在可惜。

据统计,2月4日0时~24时,武汉新增病例1967例,但在一周前的1月29日,武汉当日新增病例是356例;截至2月4日24时,武汉的累计病例为8351例,但一周前的1月29日,武汉累计病例为2261例。一周时间里,武汉的单日新增病例和累计病例分别增加了4.5倍和2.69倍。

形势依然严峻。湖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今天提出要求,要确保疑似和确诊病例“应收尽收、应治尽治”,一个都不遗漏。武汉的定点医院也从今天起只收重症病例、危重症病例和疑似的危重症病例。

钟老师认为,这将进一步切断社区感染和家庭聚集性感染的途径。此前,他接受采访时就曾建议,武汉的定点医院应重点抢救重症患者,轻症病例和疑似病例可集中收治在刚刚建成的两间应急医院和方舱医院。

今天,国家卫健委还发布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规定湖北省增加“临床诊断”分类,并修改“疑似病例”标准,疑似病例具有肺炎影像学特征者,确定为“临床诊断病例”。这正是三天前钟老师和其他专家在湖北、北京和广东三地连线的电视电话会议上对诊疗指南的最新修订提出的建议。

今天,广东还有一个好消息让钟老师稍感宽心,那就是广东首例新冠肺炎重症治愈患者在珠海出院。这一天,距离由钟老师担任组长的广东省新冠肺炎重症病例会诊专家组对省内5例危重症患者进行第一次远程会诊的1月29日,刚好过了一个星期。

钟老师说,还是那个原则,抢救生命高于一切。

早上9:00,他一到医院,就召集了黎毅敏教授带领的重症患者救治团队开会,讨论重症患者的病情和救治。因为要参加下午3:00广东省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召开的医疗防疫专家座谈会,讨论一结束,他就回到办公室,准备下午的发言提纲。

钟老师参加会议,从来不需要我们帮他准备发言稿。无论是中文的,还是英文的,他都是自己整理资料,草拟发言提纲。他说,自己想说什么,该怎么说,说到什么程度,只有自己最清楚,别人替代不了。

他坐在办公桌前,一会儿看打印出来的数据曲线图,一会儿打开手机查阅网络上的全国疫情实情追踪地图,他逐一做好笔记和标注,一条一条地写下发言提纲。他每天都会关注疫情发展的动态图,图中每一个数据的变化都会牵动他的心。他说,那些动态图的背后,绝不是一串串冰冷的数字,它们关乎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城市的生存与命运。

钟南山院士查阅全国疫情实情追踪地图,并草拟医疗防疫专家座谈会发言提纲。图:钟南山院士助手苏越明提供

今天中午,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也给钟老师传来了一个“硬核”捷报。实验室赵金存教授团队与广州海关技术中心黄吉诚教授团队联手,首次从广州本地被感染的病例样本中成功分离出新冠病毒毒株。目前,已完成该病毒毒株的全基因组序列测定和变异分析,进一步培养扩增病毒后,可为新型冠状病毒变异、抗病毒药物筛选、致病机理研究以及疫苗研制等提供重要的“种子”资源。

该毒株是在与广州海关技术中心共建的生物安全三级(p3)实验室中分离出来的。这个实验室,于1月23日成为广东省第一个获批国家卫健委新型冠状病毒实验活动资质的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

广医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与广州海关技术中心共建的生物安全三级(p3)实验室。图:梁凯涛提供

说起广州海关技术中心,它其实是我毕业后供职的第一个单位。钟老师知道这段“渊源”后,鼓励我有机会多回“娘家”看看。钟老师是一个很念旧的人,经常会讲起他过去的故事。他告诉我们,要感恩过去的一切,因为正是过去的点点滴滴,才成就了我们今天的模样。所以,我们不要虚度每一寸光阴,这样,当我们在某一个时间节点回望时,过去的每一个时刻、每一帧画面,都将值得我们珍惜和感谢。

下午3:00,他和黎毅敏教授一起参加医疗防疫专家座谈会。出席座谈会的,除了省市领导,还有钟老师、黎毅敏教授等8位医疗防疫专家。专家们对当前的疫情和防控工作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钟老师说,疫情发生后,广东见事早、行动快,强有力地开展联防联控、群防群治,取得了明显效果。接下来,还是应继续坚持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全力应对返粤人流高峰带来的输入性压力,有效遏制疫情蔓延势头。

他说,关键就是在未来7天,我们一定要稳住,再过一段时间,新增病例下来了,就是成功。

针对最近网上讨论火爆的抗病毒“特效药”,钟老师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临床试验可以加快绿色通道,但必须走程序。很多实验室找到一个苗头,就希望马上完全进入临床,这个要小心,伦理审查一定要通过。临床医生还是要按临床的规矩来做。”

黎毅敏教授在会上首先将新冠病毒与SARS的威胁程度作了对比,他分析,新冠病毒演化过程比SARS慢,“大部分病人并不像SARS一样,一到医院就很严重了。”他说,新冠肺炎患者病程的发展有一个相对较慢的演变过程,这也为我们进行有效判断提供了机会;其次,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的免疫抑制持续时间很长,所以,不能寄希望于它的自限性,相反,它还非常容易激发合并感染;第三,我们在治疗上,掌握了初步的规律,但还是没有所谓的特效药,目前主要靠生命支持,而且要求每一个生命支持技术都要非常精准。

会议结束,钟老师回到办公室,已经快晚上7:00了。

他满脸的倦容,在床上休息了一会儿,又爬起来继续忙手头的工作。

他坐在桌前,背依旧挺直。那个背影,让我们既心疼,又充满敬意。

经过这次疫情,很多人感叹:还是平凡的日子最美好。

可是,我想,如果没有无数像钟老师这样不平凡的人,在战疫前线冲锋陷阵,守护苍生,守护我们这些平凡细碎的日子,我们又怎么可能安然享受这份平凡的美好呢?

广州日报独家原创,转载需注明出处(广州日报和记者(黄蓉芳)

广州日报全媒体文字记者:黄蓉芳

美术设计:广州日报全媒体编辑张妍

H5广州日报全媒体编辑中心出品

H5监制:王晓云

H5文案:何超、黄婉华

H5设计:黄潭、蒋秋平

广州日报全媒体编辑:王圆媛

高管工资腰斩,普通员工年薪仍超百万!网友酸了:这公司还招人吗?

影响恶劣!刚刚,两起聚集性疫情被通报

美国确诊超106万!加拿大媒体又公布一个会让特朗普非常不爽的结果

突发!已致38人遇难,包括一名中国公民

全国妇联:严厉谴责!

微信严正提醒!再做这件事,封号处理!

这几条微信朋友圈,80万!

为什么总是收到“95”开头的电话?果然有问题!

男子回国后发烧39.5℃,不是新冠!这种输入性病例也要警惕

入住酒店自称喝到尿粪混合“饮料”……酒店:不是我们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