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後浪》的燃情勵志,不過我最想感激的是年輕人的獨立思考

作為一個年輕人,在青年節這一天,看到B站發佈的《後浪》視頻,很感動。

真的很感動。

特別是刷到彈幕,很多年輕人發出非常燃非常向上的彈幕。

加上何冰老師昂揚有力的演講。

淚點本來就低的我,就更加感動了。

可是說實話,也就只能止於感動了。

但是我還是很感謝這個視頻,至少主旨還是積極向上的。

沒有人喜歡喪和懶惰,不論是年輕人還是非年輕人。

可是我想說的是,這一代的年輕人,真的很努力了。


不論是現實的壓力,還是來自自我的要求。

幾乎沒有多少年輕人懶惰。

也可以說,年輕人被打的雞湯,已經夠多了。

這一代年輕人,特別是90後00後的我們,好像和很多長輩不太一樣。

我們成長在信息大爆炸時代。

我們熱愛學習,熱愛創新。

會為了熱愛的東西,緊緊地抱團。

會為了心中的信念,堅持不懈。

更令我感動的,是這代年輕人,在這個信息大爆炸的科技年代裡,不僅沒有喪失獨立思考的能力,反而第一時間提出了不同的見解。


《極簡生活法則》裡說的很好,智慧不一定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加。

但是閱歷是一份很寶貴的財富。

作為年輕人的我們,肯定很感激長輩們的諄諄教誨。

然而,由於立場不同,所處的處境不同,也請長輩們可以允許我們發出一段真正的屬於年輕人的聲音。

這一代的年輕人,好像有了自己的感悟與思考。

時代的浪潮與洪荒,會在每一個人的身上烙下烙印。

所以可能每一代人都會有每一代人的性格,行為習慣。

所以才會發出“一代不如一代”的聲音。

但是由於所處時代和每代人任務不同,可能做不到互相理解。

可能這代年輕人更想活得像自己一些。

只是像自己。

每個年輕人都會有自己的見解與不同的考量。

不同的興趣愛好,不同的價值觀。

可能想稍微擺脫集體主義的影子。


做自己,做想做的事情。

我們不想被完全定義。

但是,我們一定是前輩們期待的那種青年人。

熱愛與積極。

可能我們也改變不了什麼,社會壓力依舊很大,我們依舊很累。

但是大多數青年人都沒有放棄努力。

真是如此。

可能有些年輕人看到這個視頻會感覺有些怪怪的。

怎麼說呢,可能是看過太多勵志的,毒雞湯也好,普通雞湯也好。

但是生活終究是自己的。

現代社會的壓力比前輩們的社會壓力要大,這一點的確是真的。

信息時代來臨,會讓這個社會的邊界感更加減少。


每個人的生活都可以暴露在互聯網之下,每個人也會被這種氛圍影響。

壓力會在無形中加劇。

年輕人的壓力也前所未有的大。

我們一路打怪升級,求學就業,奮鬥不息。

但是,我們真的不想被定義。

不想作為一個符號,或者被定義為某一代人。

我們想到老了,都是自己。

我們每個人都只想做自己。

擁有對自己生命的主動權。


可能看起來現代年輕人的娛樂活動多了很多,和很多長輩的觀念出現了偏差。

一些長輩會擔憂年輕人是不是不務正業。

可是我想說的是,每一個年輕人在自己熱愛的領域是不一樣的。

時代在發展,多樣化的社會催生了很多從前令人覺得不可思議的事情。

甚至很多年輕人會以自己的熱愛來就業。

並且在堅持,在努力,樂在其中。

有人喜歡戶外運動,就會有人喜歡讀書。

愛好不分高低。

不是嗎?

我們也想讓時代聽到我們的聲音。


(尾)

“願中國青年都擺脫冷氣,只是向上走,不必聽自暴自棄者流的話。能做事的做事,能發聲的發聲。有一分熱,發一分光;就令螢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裡發一點光,不必等候炬火。此後沒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魯迅

最後,感謝《後浪》的燃情勵志。

不過我更想感謝,真正努力向上,不畏困難,積極成長的年輕一代。

一個正在努力成長的“讀書自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