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喝可口可乐,而我喝农夫山泉

Hello,朋友们,五一假期你们过的好吗?Kiwi在假期中从一个海边去到了另一个海边,出门旅游在外,除了身份证件是必不可少的,另一个必备神器就是饮用水和饮料了,恰逢农夫山泉前几天在港递交了IPO文件,那我们今天就来说一说,可口可乐和农夫山泉的那些事儿

软饮企业哪家强

从大类上分,饮品分为了含酒精和不含酒精的两类,不含酒精的或酒精浓度低于0.5%的统称为软饮,而软饮又进一步分为了包装饮用水、碳酸饮料、果蔬汁饮料、功能饮料、茶类饮料和乳饮料等。像是巴菲特天天喝的可口可乐,属于软饮中的碳酸饮料。

可口可乐成立于1886年,是全球软饮销售的领袖和先锋,产品遍布全球,在世界软饮市场中,仅可口可乐就占据了48%的市场份额,在中国碳酸饮料市场中,可口可乐占据了52%左右的市场份额。可口可乐不仅在碳酸饮料方面有布局,在瓶装水方面,中低端的冰露和高端的Dasani,Valser,Smartwater也是可口可乐重点布局的品牌。

和全球软饮市场情况类似,根据尼尔森统计数据,2018年,在中国瓶装水市场中,农夫山泉、华润怡宝、百岁山、康师傅、冰露、娃哈哈这六大巨头市场份额占比为80%,农夫山泉更是在2012-2019年期间,连续八年保持中国包装饮用水市场占有率第一。和可口可乐相似的是,农夫山泉也开拓了软饮相关市场,完善产品矩阵,涉足果汁、即饮茶、功能饮料等品类。

财报数据一览

前几天网上各种消息,说农夫山泉成本曝光,每瓶水就能带来6毛钱的毛利等等,其实可口可乐也是一样的,而且可口可乐的主要原材料可不止有水,还包括了糖浆。另外,软饮类的企业,直接面对C端客户,广告、销售和运营方面的开支也是很多的。

我们来看一眼可口可乐的财务报表,毛利率也是高达60%,不过广告和销售费用不仅绝对金额很大,占营收比重也很大,广告费用近三年都维持在了10%以上,也就是说,我们每喝一瓶两块钱的可乐,其实有2毛钱都是为可口可乐铺天盖地的广告买单的。可口可乐公司销售费用的占比也比较高,这其实和它直控终端的模式有关,直控终端就是企业直接对终端的销售、管理进行干预和控制,这也就就需要公司投入更多的人力、财力和物力。

可口可乐2017-2019财报数据部分摘要

农夫山泉和可口可乐相比,毛利率还不及可口可乐,并且在广告费用占比也远不及可口可乐,近三年的占比仅为营收的5%-6%,而分销费用的占比却远高于可口可乐,近三年的占比都在10%以上。物流和仓储开支构成了分销开支最大的组成部分,不过最近三年,随着经销商规模的扩大,单次运输的产品量增加,使得单次的运费成本有所下降。

农夫山泉2017-2019财报部分数据摘要

可口可乐和农夫山泉,谁会是未来

巴菲特老先生在1988年的时候动用了10.2亿美元巨资买入可口可乐,一度占到可口可乐公司股本的7%,至今也是伯克希尔的最大的单笔投资,在巴菲特持有可口可乐的这三十年间,可口可乐也并非是一路上涨,在1999-2010年期间,可口可乐就陷入了瓶颈期,股价表现一直不佳。

最近几年,由于人们对健康程度的重视,碳酸饮料的市场也在逐步萎缩,瓶装饮用水的市场正在慢慢崛起。早在2016年的时候,可口可乐旗下的冰露增长率已经达到11%,比同期下滑1.2%的碳酸饮料销量高出不少,同年,高端饮用水Smartwater的销量也位居美国第四。尽管可口可乐已经在积极布局饮用水市场,但是从2014年到2019年,可口可乐的股票回报率还是没能跑赢大市(标普500)。

2014-2019年可口可乐、软饮同业、标普500回报率比较

尽管在资本市场中,农夫山泉是刚刚启动上市的新星,可在我们的生活中,农夫山泉早在1998年,就伴随着“农夫山泉有点甜”的广告,在大家心中树立起了品牌形象。当下,中国瓶装水市场正迎来井喷的新时代。里斯咨询发布的《瓶装水行业分析与展望报告》指出,2019年中国瓶装水不仅是软饮中最大的一个品类,而且销量也超过所有其他软饮,并且瓶装水占软饮市场的比例也会逐年递增。同时,瓶装水也越来越细分化,比如农夫山泉推出的针对老年市场的含锂水和适合婴幼儿的饮用水,都是在通过差异化策略占领市场份额。

巴菲特仍然在喝可口可乐,而我却只想喝农夫山泉,顺便泡点枸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