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星际特工》凭什么让《阿凡达2》推迟上映?

美国大导演卡梅隆的《阿凡达》可谓刷新了人们对“科幻大片”的定义。

但眼下正上映的一部科幻片,却让卡梅隆的《阿凡达2》都退避三舍推出上映了。

这部片就是眼下在国内热映的《星际特工:千星之城》,它的导演是法国著名导演吕克·贝松。它到底是厉害在哪里,以致连当年一票难求的《阿凡达》的续集都要避其锋芒呢?

1.

据说2009年吕克·贝松看完《阿凡达》之后大受刺激,回家就把自己刚刚写好的剧本就扔进了垃圾桶。

因为吕克·贝松觉得卡梅隆的《阿凡达》的电影水准实在太高了,无论是剧情还是技术,无论国际视野还是影片的格局,自己的剧本在它面前都显得不值一提。

吕克·贝松扔进垃圾桶的那个剧本,就是现在的《星际特工:千星之城》。没看到《阿凡达》之前,老吕还觉得自己的剧本挺牛的,但看了《阿凡达》之后,老吕又花了超过9个月的时间把《星际特工:千星之城》的剧本重写了一稿。

按照吕克·贝松当时写《星际特工:千星之城》的想法,他觉得《星际特工:千星之城》的很多设想实现起来还是有困难的,但是当他看过《阿凡达》中特效技术之后,他觉得拍《星际特工:千星之城》的最佳时机已经来了。

但说是已经来了,这一等又是八年。

2.

《星际特工:千星之城》来头真的不小。

吕克·贝松的这部新作改编自法国漫画《韦勒瑞恩和洛瑞琳》。

这部漫画有多厉害呢?这么说吧,没有它的出现,我们后来在银幕上看到的《星球大战》、《星际迷航》、《第五元素》、《银翼杀手》等科幻电影可能都不会出现。。

后来的这些科幻电影中的人物、道具等,多多少少都能从《韦勒瑞恩和洛瑞琳》中找到影子。

当然。最下血本的还是吕克·贝松在特效上的投入。《星际特工:千星之城》是吕克·贝松花钱最多的一部电影了,高达2.1亿美金的总制作费,光特效费就烧掉了1.3亿美金。

幕后特效团队的人数多达2000人,特效场景多达2734个,比《阿凡达》整整多出了734个。

吕克·贝松和编剧、特效团队一起,不仅创造了从20世纪到28世纪跨度近700年的星际进化编年史,更打造了超过3000种外星生物。

这简直让人觉得不可思议。3000种外星生物出现在两个多小时的电影中,很多应该你连一点印象都没有吧。

但导演就是这么任性。

为了完成导演和编剧团队的疯狂想象力,电影还请来了世界三大特效公司工业光魔、维塔数码和Rodeo FX一起为电影的特效服务,这也是街上三大最顶级特效公司第一次在同一部电影中联手。

吕克·贝松的任性以致于《阿凡达2》的上映都为之延期了。

当然,这倒不是因为卡梅隆怕了吕克·贝松。而是因为世界上最牛逼的特效公司和特效团队都在为吕克·贝松的《星际特工:千星之城》工作,卡梅隆必须派对排队等这些人做完《星际特工:千星之城》的活儿才能去帮他完成《阿凡达2》的特效制作。

此外据说也是吕克·贝松要求一定要赶在《阿凡达2》之前上映。据说卡梅隆曾经请吕克·贝松去《阿凡达2》拍摄现场参观,老吕看完之后又郁闷了,他觉得自己必须快点完成《星际特工:千星之城》的制作,一定要赶在《阿凡达2》前上映。也许他心里其实很清楚,跟《阿凡达2》比,《星际特工:千星之城》又输了。

3.

当然,事实证明老吕的决策是对的。而且,即便没有《阿凡达2》作为对手,《星际特工:千星之城》在北美的票房已经遭遇了滑铁卢。

作为投资最高的非好莱坞科幻电影,《星际特工:千星之城》彰显了吕克·贝松的野心,他要与同时上映的大片《敦刻尔克》一争高下,想靠大制作来换回大票房。

但电影于7月末在北美上映后,却遭遇票房滑铁卢。第一周仅收1700万美元票房,排在当期的第五位。当期的票房冠军是《敦刻尔克》。更为惨烈的是,这个票房还不足自己成本的十分之一。除了惨败于《敦刻尔克》,与吕克·贝松上部作品《超体》的首映票房4390万美元相比也是低了六成多。然后而后者的成本却不到《星际特工:千星之城》的五分之一,仅为4000万美元。好在在上映之前该片的营销造势起了作用,通过退税优惠和海外版权销售偏方已经收回了八九成的成本。但无论如何,亏本应该是已成定局的事。

但是吕克·贝松还有一个救命稻草,那就是中国市场。他的上一部作品《超体》在中国斩获了2.73亿人民币的票房。在老吕看来,拥有演员阵容更华丽,特技更炫目的《星际特工:千星之城》在中国市场应该更具号召力。

况且,为了打中国市场老吕早就做了充分准备,《星际特工:千星之城》邀请了中国的流量小生吴亦凡的加盟,希望借助他为中国票房加分。要知道,2017年初由吴亦凡参演的好莱坞电影《极限特工3》在中国的票房就相当不错。虽然该片在北美的命运和《星际特工:千星之城》类似也遭遇了票房滑铁卢。但《极限特工3》到了中国市场却以大卖10亿票房的成绩让该片的票房起死回生。《星际特工:千星之城》当然也希望可以借助吴亦凡在中国市场打个翻身仗。

但人傻钱多的中国电影市场眼下也不是那么老捞钱的。虽然有3000种外星物种,也有一个跨越700年的外形进化史做大背景。但是上映三天只收了1.9亿人民币的票房,显然也没有《阿凡达》当年的势头。

好在眼下的对手还不够强,《星际特工:千星之城》还能勉强暂时保住拍片和票房第一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