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三年级的孩子

豆妈-逆暖 原创

很久,都没写下一篇了。

二十多年快三十年前(暴露年龄了?不存在的,咱年年18),三年级转学到了新学校,放学后走在回家的路上,那种骄傲自豪的心情至今都还记忆犹新。因为较旧学校而言,那新学校真的简直了,大大的校园,高高的教学楼,很多很多的班级,哈哈,确实是个施展拳脚的好地方。




很多年后,当年那个自豪地走在放学路上的三年级孩子已经长了一个三年级孩子的妈妈,也还是会经常走在学校放学的路上,只不过,那是我的孩子放学的路上。

看着路上一个个被硕大的书包压得肩膀都弯了的家长时,赶紧把自己肩上的大书包挪到另一个肩膀上。




我要保护好我的肩膀,继续为我的孩子扛起书包。

豆同学,经常会是那个一高个,但却站在圈子边上观望,不太发表意见的孩子。



曾经也为了她的表达能力和与人交往主动性费过脑筋。但慢慢的明白,每个孩子,不同的个体,很多与生俱来的性格特点不容忽视。而且每个孩子真的都有个花期,只要用心给予,耐心等待,都会逐渐听到花开的声音。

这个三年级的孩子,按照她的花期,渐渐长着。




每到周末或者假期计划出行,豆同学第一句话肯定是“我作业还没做完呢!我作业怎么办?”每到这时,在觉得庆幸孩子会把作业放在第一位的同时总会有一阵阵的生气。每次都会告诉她“作业也要做,玩也要玩。我们计划好,先把作业完成,然后立刻出发!”最常跟她说的一句话就是“学习的时候不可以想着玩,玩着的时候也不允许想着学习!咱要专一!”

有责任感,是作为一个人最基本的品质,可责任感太强,说明可能过分焦虑了。具备一个健康的身心,才能让她有资本去挑战未来几十年的人生。




那天晚上,等豆同学睡了之后,正在厨房洗洗刷刷,突然身后一阵哭声吓得我一个激灵。转身一看。豆同学穿着睡衣,边哭边说“妈妈,我睡不着!”。

于是赶快施展一阵老母亲牌温暖。

“怎么啦?怎么睡不着啦?”

“呜呜......信息课我.....有一个问题老搞不明白.........呜呜!”

“噢,这样啊。没事没事,信息课嘛,太简单啦!老妈保证教会你怎么解决那个问题!”

“真的?”

“真的,你说数学语文英语不会还说的过去,需要理解记忆,信息课的操作就是固定的,很好弄的。”

得到了肯定答案后,终于去睡了,看着她睡着了还带着眼泪的小脸时,心里真的很矛盾。这份焦虑,真的适合一个8岁的孩子吗?


看着8岁的她,我就想起8岁时的自己。

没有繁重的功课,没有排满的课外班,除了吃饭睡觉上课,其余的时间就是——玩。东家窜西家跑,跳皮筋抓石子跳大海,逮青蛙捉蚂蚱养蝌蚪,小天才定位?没必要,到了饭点自然回家。放学接送?没听说过,小伙伴们三个一群两个一伙,各自找妈。梦里,全是蓝天白云小鸟蝴蝶。

豆妈认为,这才是童年。只不过,这样的童年只属于那个年代。




每天晚上临睡前,不管多晚,豆同学都要主动提出,“我还没倒立呢!”那是舞蹈课的动作,好多同学都会了,她还不会,于是每天晚上都主动提出练习。“今天计划做成功十次”,“今天计划做成功十五次”.........每成功一次,豆妈都会毫不吝啬地给她最响的掌声。那天因为太晚,当做到五个的时候就让她结束吧,结果豆同学坚定地说“我可以的!我要做到十个!”




那一刻,真正地感觉到孩子长大了。之前一直担心她不够自信大方,其实她一直自己在默默寻找自己的自信来源。尽管做得不够好,尽管进步很微小,但她一直在努力。那个小小的身体里散发出的那股力量震撼到了我,那已经不再是只会黏在我怀里妈妈妈妈叫的奶孩子了。

不知道就从哪一天起,孩子突然间就有了些许大人的模样。




面前摆着件事情,自己还在整理着思路,孩子突然说出了处理的办法,并且,那就是自己正在琢磨着的路子。要回答个什么问题,没等开口,孩子就说出了和自己几乎一模一样的答案,还有那回答的口气,别无二样。在感叹孩子长大的同时,更真切地感受到,作为父母,自己的一言一行,真的就是孩子的模板。你的思维方式,你的人生态度,你的语音语调,孩子学得八九不离十。

大家都是第一次学怎么当妈这个课程,也没什么经验,也只能摸索着边学习边继续,也不知道啥时候能毕业,或许是到孩子上了大学住校的那天吧,等到孩子上了大学住校没得管的时候,赶快报个老年大学,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