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的种植,你学会整地改土轮作换茬了吗?这里告诉你方法

大家好,花生种植过程中有一个很重的步骤——整地改土轮作换茬,今天小编带大家一起来学习一下。

一、花生需要的适宜土壤条件,花生对土壤的要求和其他作物不完全相同,它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最好的土壤是:活土层深厚、耕作层疏松的沙质壤土。

花生地耕作层疏松,有利于花生出苗、果针入土和美果发育。土壤疏松,土壤空隙度大,通气性好,根瘤菌的繁殖和固氮能力加强。土壤微生物特别是好气性微生物的数量大大增加,土壤中的微生物繁殖活动能促使土壤中有机物质的分解,释放出大量有效养分,供花生吸收利用。同时,耕作层疏松,在遇到雨涝的情况下,土壤水分下渗,防止懈涝烂果。并能把下渗的水分和养分蓄存起来,变成了"水库"和"肥料库",一旦花生需要时,又能源源不断地进行供应。

花生需要沙质壤土,也是由于它的地上开花地下结果的特性所决定的。根系在土壤中需要进行呼吸作用,荚果的发育和形成也需要充足的氧气,沙质壤土比较疏松,就能满足花生生育的需要。所以沙质壤土种花生,果皮薄,种子饱满,产量高,品质好。

二、整地改土措施

我区花生产区广大贫下中农,在农田基本建设中,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正确处理当前生产和长远建设的关系,本着因地制宜、先易后难、远近结合、当年生效的原则,有计划地建设高产稳产"大寨田",又狠抓深耕深创和压砂换土当年生效的改土措施。

1.整修梯田,保持水土

丘陵山地,地形高,坡度陡,水土流失严重,因而土层浅,土壤肥力低,花生产量不稳不高。广大贫下中农,对这样的土地,采用"切下填上,起高填低","抽石换土,客土造地","挖沟修堰,跌水澄沙"等措施,把斜坡梯田整成了土层深厚、地面平整、能排能灌的"大寨田",获得了粮油高产稳产。

综合各地经验,在进行深翻整"大寨田"时,应注意生土在下,熟土在上,不乱土层。因花生喜生茬,不喜生土,耕作层生土过多,影响花生对土壤养分的吸收。2.深耕深创,加厚活土层

在冬季或早春进行深耕、深翻、深创,可以增进土壤熟化,增加活土层,既能调节土壤养分,又能提高抗早耐满能力,是一项当年见效的增产措施。

3.压沙换土,改良土性

土质不好的地,冬春结合深耕深翻,采取压沙换土措施,当年就能收到改良土性提高产量的效果。

(1) 粘土压沙粘性地通气透水性不好,雨后易懈满烂果。结合冬春耕创,每亩压上二百至四百车河淤沙或山根青沙就能改良土性,增加通气透水能力,给花生创造良好的结果层,减轻烂果,提高花生产量。根据蓬案县大杨家等大队的多次试验,压沙的比不压沙的增产三成左右。特别是压青沙增产效果更显著,压后不但使土壤发垃发活,而且由于青沙里含有磷质,能起到肥效作用。

(2) 粘土压沙要掌握压沙数量和翻压深度,一般以二、三百车为宜,潮压数量过少,起不到改土作用;翻压过多,相对的降低了土壤肥力,影响当年产量。压沙后土壤混合深度,一般应在半尺以上,如果翻压过浅,还会造成懈涝烂果。不要压有线虫病的河沙,以免病害传播。

(3) 砂地压土马牙砂地耕层以下是麻骨石,土层浅,土质粗,不保水,不蓄肥,易受干早影响,因而产量不高不稳。采取土壤压实措施,冬春前每亩土壤200~300车,可与深耕、深刨相结合,使耕层土壤与沙土混合,改善土壤性质,提高蓄水保肥能力。牟平县桑园大队,花生地分布在山讲薄地上,不是酥石硼,就是粗白沙,他们在农业学大寨的群众运动中,大摘深翻整平。他们的做法是:冻前深翻整地,冻后压土,每亩二百至四百车,解冻创地,使生熟土混合,改良土性。通过整地改土,再加其他措施配合,花生亩产连续八年稳定在四百斤以上。砂地压土时要注意:压土时间最好在冬季,以免生土熟化不透,土、砂不能相融,影响当年增产。

三、轮作换茬,改治重茬

"花生喜生茬,换茬如上粪",有时则起到上粪也起不到的作用。因为花生同其他作物一样,按其自身特点,有选择的吸收养分。花生本身需氮素虽多,但由于根瘤菌固定空气中氮素供花生吸收利用,所以实际从土壤中吸收氮素数量却比较少,对磷、钾、钙的需要量比较多,禾本科作物和薯类,需要的氮肥较多,通过轮作换茬,就能调节养分的余缺。花生地连年重茬,就会出现不发棵,落叶早,结果少,还有利于病虫害的滋生和蔓延,影响花生正常生长发育,使产量下降。

为解决重茬减产,当前能种禾本科作物和地瓜的花生地,尽量轮作换茬,轮作年限以二至三年为宜,也可实行地瓜与花生隔年轮作。如果花生面积大,不能全部实行轮作,其中部分必须重茬时,采取深翻、深创、增施基肥等措施,也能起到改治重茬提高花生产量的作用。

整地改土轮作换茬的内容今天就先说到这里咯,按步骤实施可有有效提高花生的产量,希望文章可以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