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棵樹未來藝術中心開幕季發佈 揭祕“森林劇院”的“藝術生態”

10月11日下午,坐落在奉賢新城、“隱身”於1200畝生態林地的九棵樹未來藝術中心以「藝樹新象·好戲奉上」為主題召開媒體發佈會,市區領導嘉賓、上海各大文藝院團的代表、藝術中心的各類合作伙伴以及滬上各大媒體,齊聚一堂,一起暢談城市、劇院、藝術、觀眾之間的共振與情感,共同為這座“獨一無二”的森林劇院開啟正式演出的序幕。

眾所周知,今年是新中國70週年華誕。在過去的70年裡,中國人民以不捨晝夜的奮鬥,成就了波瀾壯闊的東方傳奇;我們黨領導人民創造了經濟快速發展奇蹟和社會長期穩定奇蹟,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而矗立在上海南端的九棵樹未來藝術中心,就在具有如此紀念意義的時間節點破土而出,以其全國首家融合生態空間、文化空間和人文空間的別樣劇院風貌,油然烘托出祖國的無限生機與希望。

作為國內第一家A級人文生態綜合劇院,九棵樹未來藝術中心憑藉其生機盎然的外形、充滿未來感的材質、俯仰皆是的智慧科技元素,以及融自然與藝術於一身的森系理念,在試運營期間就收穫了來自各界人士的高度關注;而本次媒體發佈會,則圍繞藝術中心即將推出的演出內容、運營理念、計劃願景徐徐展開,在絕佳的聲場及環境中,展現“九棵樹”這座公共藝術空間的經典傳承與詩意開拓。

藝術+,促進在地文化消費;融合,打造藝術家與受眾的交流平臺;生態,構建內容孵化生產系統;多元,打造跨界內容產品——這正是擁有大中小三個室內劇場、以及森林劇場和水岸舞臺兩個戶外劇場的九棵樹未來藝術中心的創新性開發理念。而發佈會伊始的“劇院導覽”版塊,更是全然彰顯出“九棵樹”別具一格的藝術魅力;觀眾不但得以盡享森林劇場、大劇場、中劇場遍佈巧思的不同風格,也充分領略到了藝術中心以「樂活森林」、「劇場新象」、「聚交經典」為重心的創造性理念。

繽紛好戲 觀演殿堂

伴著令人目不暇接的“九棵樹”及其開幕季劇目展演宣傳片,本場發佈會在藝術中心的300座小劇場正式拉開帷幕。「融合·新生」、「萬物·生長」、「夢想·未來」三個主題環環相扣,串聯起九棵樹未來藝術中心的開幕演出、運營宗旨及未來遠景,而讓人期待的開幕大戲也就此揭開神秘面紗——由上影演員劇團老中青三代共同創作、演出的原創大型史詩話劇《日出東方》,將於10月25日晚登陸藝術中心大劇場。這部獻禮新中國成立70週年的大型話劇,講述了偉人毛澤東與上海的深厚淵源,由群星薈萃的幾代上影演員集體跨界傾情出演。上影演員劇團團長佟瑞欣在發佈會上表示,這部恢弘的劇目將成為在九棵樹未來藝術中心的舞臺上發光、發熱的第一部大戲,並有機會在這座上海文化新地標裡向更多觀眾展現毛澤東同志與上海的不解之緣,向更多人傳頌、發揚這段寶貴的紅色記憶,誠然值得欣慰和驕傲。

此外,本次開幕演出季還將從「閤家歡樂」、「聚焦經典」、「樂活先鋒」、「公益惠民」四個維度,為不同的觀眾人群帶去異彩紛呈的演出內容,一起在“森林”裡感受現場演出的魅力。不僅有小朋友喜歡的迪士尼公主互動交響樂、Hellokitty互動音樂會、波蘭兒童互動形體劇《紙先生薩蒂》,還將有原創大型舞劇《永不消逝的電波》、荷蘭拉齊茲絃樂四重奏音樂會、聖彼得堡芭蕾舞劇院《天鵝湖》等經典表演節目,以及舞臺劇《陰差陽錯》、《大魚海棠》視聽音樂會等先鋒舞臺作品。至於涵蓋了人偶劇、兒童劇、原創音樂劇及地方戲曲等不同門類的“公益行”惠民演出特色品牌,更在最大範圍內為普通觀眾提供了深層次感受劇場藝術之美的充分可能。

靈動場域 詩意賦能

九棵樹未來藝術中心是奉賢區第一所文化綜合體,也是南上海的文化中心與藝術地標,更是一座讓廣大觀眾認識美、創造美、欣賞美、熱愛美的“夢幻島”。自成立伊始,“九棵樹”就以“由高尚文化陶冶情操、以高雅藝術提升素質、用藝術創作推介產業”為運營目標,通過藝術創新推廣產業文化,積極發揮藝術大平臺的培養作用,關注中國年輕舞臺藝術創作人才的成長。在本次發佈會上,來自復旦劇社的相關教師講述了“九棵樹”在扶植、培養青年戲劇藝術家及其創作方面所付出的真摯努力,而藝術中心的相關人員也表示,在接下來的日子裡,“九棵樹”將繼續在創作經驗、資源整合、當前市場及觀眾的現實需求等方面,對青年藝術家及其原創項目進行全方位的專業指導與細緻支持。

正如“九棵樹”的運營方——上海華人夢想文化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田元在發佈會上所言,“面對正在茁壯成長的國內演出市場,需要有更多的創作型人才被挖掘出來,推進本土的舞臺藝術創作能力的提升”,而這又跟華人夢想所貫徹的“內容製作+劇院管理+IP孵化與人才培養”的發展路徑不謀而合。在清晰闡述“九棵樹”在構建觀眾消費的有機模式、打造全天候開放的交流空間、奠定內容生產的良性系統、積極拓寬跨界融合等議題的構思、規劃及舉措之餘,田元還表示,華人夢想將以九棵樹未來藝術中心為起點,“向全國輸出專業化、市場化、定製化的劇院運營管理體系,調動開創性的場地運營模式,打破傳統劇場的邊界,為觀眾提供多維度的文化體驗”,以變革和創新之道,悉心“孵化”屬於中國演藝產業的“藝術生態”。


攝影/L

圖片來源見水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