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庆余年》,和想象中也太不一样了吧

  随着播出一周,良好的口碑持续发酵,在爱奇艺和腾讯视频双网平台播出的古装剧《庆余年》终于火了!

  火到什么程度?前晚,这部剧第7—11集上线,腾讯视频居然“崩溃”了,观众一度无法播放该剧。同在当日,该剧男主角张若昀连着上了两次热搜:一次是他逼着网友抄《庆余年》原著;一次是因为他在剧中扮演的范闲写的“丑萌”毛笔字。一来二去,这部剧的关注度又上涨了一个level。

  开播两周以来,《庆余年》播放热度持续飙升,“庆余年”“陈道明演技”“滕梓荆下线”“饭碗CP”“郭麒麟承包庆余年的笑点”“范闲婉儿鸡腿定情”“王启年 宝藏男孩”等关键词频频登上热搜;豆瓣评分稳定在8.0,围绕剧情、人设和价值内核的口碑好评不断。

  《庆余年》第一季共46集,会不会达到暑期档《陈情令》一般的火爆程度?对这部集合权谋、搞笑、励志、悬疑、爱情等多种元素,目前看来糅合得不错的剧集,不少网友十分看好!

  


  李沁饰演的“鸡腿姑娘”可爱又天真,张若昀饰演的范闲旁观者的态度,清醒又独立,从目前刚更新完的几集来看,两人扮演的角色确实有让人看下去的冲动,而剧中其他演员诠释的角色也足够让人心动。尤其是看到陈道明的名字,基本可以确定这是一部有深度有内涵的电视剧。

  该剧改编自起点中文网作家“猫腻”的同名小说,讲述了一个有着神秘身世的少年,自海边小城初出茅庐,历经家族、江湖、庙堂的种种考验、锤炼的故事。目前,该剧在豆瓣评分高达8分。

  《庆余年》小说自2007年开始在起点中文网连载至今,持续保持在历史类收藏榜前五位。在起点读书等平台,读者粉丝贡献超10万次打赏、340余万张推荐票,目前已经聚集超百万粉丝,形成一个以内容为核心的读者社区,粉丝自发创作的广播剧、地图疆域、武功排行、人物漫画、同人文等层出不穷,拥有超高人气基础。

  剧版《庆余年》则是国内男频IP改编的重要尝试,人气IP的改编是把双刃剑,改编成功自然好,但稍有偏差,很容易遭到粉丝的大规模“反弹”。《庆余年》剧组的做法是,尊重原著个性鲜明的人物刻画,塑造气势磅礴的跌宕情节,同时也突出剧集场景下的改编能力和剧情化演绎。

  古装剧集一贯沉闷厚重的套路被打破,同时,“男频剧”的深度依然保留。伴随着范闲被召回京都后遭遇的刺杀一案,监察院杀手縢梓荆的复仇故事又如何继续,以及范闲被皇上指亲背后的皇室财权之争,都慢慢将故事导入了相对复杂的庙堂政治。

  越是差异,越是诙谐。处处对比,张力十足。《庆余年》以现代青年视角叙述古代故事:既形成了虚实相间的时空对照,又产生了古今相对的思想碰撞。

  时空对照,制造了层出不穷的脑洞与文艺梗,极大地延展了剧集的可看性。比如范若若从范闲身上学来的“更新”和“浪漫”。当范闲嘲笑她是“智商盆地”时,范若若反问:“何为智商,何为盆地?”

  不得不说,老戏骨就是老戏骨,陈道明在幕后花絮中已经演完了一段戏,但导演并没有喊卡,所以接着往下演也并不觉得做作,而剧中呈现出来的角色庆帝,一举一动都流出帝王风范。

  关于权谋,《庆余年》也在陈道明演技的加持下,表达得恰到好处。例如,庆帝发现身边的侍卫宫典投靠了太子一党,他只对宫典说了句:“听说太子送你的那幅画,你很喜欢。”就把宫典吓得马上跪下认错,随后,他跑到太子面前撕画,以划清界限。第十集,庆帝接见京都府尹梅大人(李建义饰),也只说了一句:“君臣一番,总得有个善始善终,只可惜事往往不从人愿。”就把梅大人吓跪了……目前,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鉴查院院长陈萍萍(吴刚饰)只在首播时露了一下脸,后续剧情中,他与庆帝的制衡、斗法,也是该剧的一大看点。

  


  其实庆帝是孤独的,看到两个儿子为了争宠一路厮杀直言:我也是这么过来的。看到权臣林若甫立马知道他来的用意是想退婚。庆帝作为整个故事最后的boss,把所有人全部算计在内,非常符合古代的“帝王之术”。

  张若昀饰演的范闲不想成为别人眼中的棋子,为了争夺内库管理权被迫和亲。看到自己的弟弟不被父亲待见,努力求情,只想化解父子之间矛盾,最终让父亲低头认错。

  不会因为滕子京要杀自己,而责备他,反而认真听他的身世,理解他,并信任他,最后还让他掌管范家,心胸很大。范闲的这个角色,一直在给观众传递他的价值观,当然,他的三观是现代人的三观,古代人听到他的话,就有种思想超前的感觉,其实这正是这部剧的核心思想:改变世界。

  


  不会因为滕子京要杀自己,而责备他,反而认真听他的身世,理解他,并信任他,最后还让他掌管范家,心胸很大。范闲的这个角色,一直在给观众传递他的价值观,当然,他的三观是现代人的三观,古代人听到他的话,就有种思想超前的感觉,其实这正是这部剧的核心思想:改变世界。

  而范闲是幸福的,身边有一位漂亮又听话的妹妹,看到哥哥的时候,满脸的小迷妹表情,尤其是叫哥哥的时候,灵动又活泼,这就是“别人家的妹妹”。

  


  又因为父亲不管范思辙,从小被姐姐教育,现在看到范若若就头疼,这真的是应了那句话,打弟弟要趁早!长大后的范思辙看到姐姐就想躲,被治理得服服帖帖。

  范若若的人设真的是让很多人羡慕不已,有网友墙裂要求自己要做这样的妹妹,那样就可以有范闲这样的哥哥和范思辙这样的弟弟。

  


  这部剧有内涵的地方在于,每个角色都有故事,随便单拎出来都能写一本自传,背后的含义值得人们深思,有无奈也有妥协,有欢声笑语也有眼含热泪。虽然目前来看,喜剧元素特别多,台词过于搞笑,但其实这部剧很压抑。导演也曾强调过,因为故事背景过于沉重,担心观众看完后受不了,才增加了这么多的喜剧元素。

  据悉,新丽传媒在剧情推进中设计了不少有趣的、互动性强的点,希望引起观众的共鸣和讨论。在故事内核设定上,主题为现代思维和古代制度的碰撞,这样的冲突和矛盾让读者和观众投入更多情感,更关注主角的命运进程,从始至终保持现代思维的独立性,拥有清醒而独特的视角。在角色人性设计方面,突出人物的精彩和复杂,所有的矛盾都围绕最根本的人性冲突,将人性的爆发做到极致。这样的改编将全体观众视作潜在受众,多少改变了以往男频大IP破圈不易的难题。

  


  总的来说,这部剧是成功的,无论是从观众口碑还是花式求更新的诉求,都足以证明这是一部好剧,至于我们能从中看到什么,学到什么,当然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