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街邊小吃成清真名店 南來順風雨七十載 北京變遷都寫在菜單裡了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不同地方也有獨具特色的小吃。比如說北京的炸灌腸,天津的煎餅果子,和新疆的羊肉串。對於什麼是小吃,美食界並沒有統一的標準。在老北京的文化中,比較通行的說法是,凡是能吃在手上吃的都可以叫作小吃。還有一種說法是我比較認可的:當年北京的旗人一天只吃兩頓正餐,在上午十點來鍾和下午三點多鐘各吃一頓。在每天其它的時間段中,大家如果餓了就隨時找點吃的,比如爆肚,豆汁,驢打滾什麼的,這些都可以用來頂餓,但是又能不當正經飯,就被歸類成北京小吃了。

小吃不能當正經飯,但是北京偏偏有一家名聲很響的餐館,把小吃做成了宴席,不僅食客們排著隊來,而且大廚還因為做小吃得了大獎。這家店就是北京清真名店"四順"中的南來順。至於為什麼它家為啥能把小吃做的那麼大,還要從老北京南城的歷史說起。

在上世紀二三十年代,北京的南城生活著很多回民。這些回民沒有什麼固定職業,也很少有人能有錢租個門臉做生意,但是他們中的很多人都有好手藝。俗話說"藝不壓身",他們靠著"兩把刀和八根繩"在北京的南城打下了三分天下。這兩把刀說的是一把切羊肉刀和一把切年糕刀,八根繩則指的是肩挑的擔子,前後各有四根繩子拴起兩個筐。當年,回民兄弟們就是這樣挑著擔子走街串巷,售賣各種清真小吃,成為北京南城的一道獨特風景線。

南來順的創始人石昆生就是這樣一位闖蕩江湖的"回回",因為他做的爆肚特別好吃,所以大家送了他一個"爆肚石"的名號。隨著爆肚生意越做越大,1937年,石昆生盤下了一個小門臉,僱了十來個人,經營小吃和家常菜,取名南來順。當時,緊挨著南來順的還有著名的"豆腐腦白"。和"爆肚石"一樣,因為大家用的都是祖傳技藝,不傳外人,而且用料和口味獨特,所以南來順很快創出了自己的品牌,成為當時名震四方的"京城小吃第一家"。

新中國成立之後,位於菜市口丁字路口的南來順仍然是北京地界上最大的小吃店。老北京的燒餅油條,驢打滾,艾窩窩,豆汁焦圈,只要是你能叫的上來的北京小吃,都能在南來順找到。讓人不可思議的是,一家專營小吃的店鋪,竟然能與主營涮羊肉和各式清真大菜的東來順並駕齊驅。

雖然小吃大餐我都愛,但是每次去南來順,我都會雷打不動地點一碗豆腐腦,還會來上兩個焦圈。他家的豆腐腦不僅滑嫩鮮香,而且滷多料足,大塊的肉丁吃著非常過癮。南來順的焦圈也是一絕,金黃香脆的焦圈,咬一口下脆得能化在嘴裡,美在心裡。經過七十多年的沿革和發展,如今的南來順已經大大的不同了。前幾年,當我帶著吃北京小吃的念頭來到南來順的時候,發現它已經變身成為爆烤涮樣樣行的大餐館。就連小吃也被他家做成了大餐,推出了著名的小吃宴。幾十種小吃擺滿一桌子,不多叫幾個人來吃,還真是吃不完。風風雨雨七十載的南來順,是北京發展的一個縮影。如果你想更多瞭解北京,必須要去南來順"搓一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