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虱、蚜虫未防治好竟会导致瘿螨大面积爆发,教你如何正确防治?

枸杞蚜虫和枸杞木虱虫体上沾附有数量不等的瘿螨,是瘿螨的主要传播途径之一。



发生枸杞瘿螨症状

枸杞瘿螨病俗称虫苞子病,是枸杞生产中的一种主要病害之一。该病主要为害枸杞叶片,也为害枸杞的嫩梢、花器和果实。以幼螨钻入枸杞叶片的叶肉内,形成虫瘿,致果实产量降低,品质变劣。


叶片感病后,先是在被害叶片上生有黄绿色、近圆形隆起的斑点,随后逐渐扩大形成黄色至黄褐色的瘿瘤,最后变成紫黑色的虫瘿。严重时,1片叶子上可有20~30个大小不等的瘿瘤。受害叶片扭曲变形, 顶端嫩叶卷曲膨大, 提前脱落, 造成秃枝秃顶, 生长受阻。花器、果面及嫩茎受害,其上也布满3~5毫米大小的瘿瘤,后期病部枯萎,造成枸杞早期落叶、落果,降低枸杞的产量和品质。



形态特征及生活习性

该病是由枸杞瘿螨为害所致。枸杞瘿螨又称大瘤瘿螨, 属蛛形纲、蜱螨目、瘿螨科。成螨体长约0.3毫米,橙黄色,长圆锥形,前端较粗,头胸宽短,向前突出。腹部有环纹约53个,形成狭长环节,腹部的背面、侧面及腹面均着生有刚毛。靠近头胸部有足2对,这是与其它螨类的不同之处,故瘿螨科又名四足螨科。足5节,末端有1羽状爪。卵近球形,直径约4微米左右,浅白色透明。若螨形状接近成螨,体长较成螨短,比幼螨长,白色至浅黄色,半透明。


枸杞瘿螨每年发生10余代,以成螨在枸杞树木的皮缝、芽、鳞片及枝干上越冬。来年4 月, 枸杞冬芽露绿时,越冬成螨开始出蛰活动。5月下旬至6月上旬,越冬成螨开始在枸杞的新叶上产卵,幼虫孵出后钻入叶肉内为害,形成虫瘿。8月至9月是瘿螨的为害盛期。每年的5~6月和8~9月出现2次为害高峰。虫瘿外的瘿螨成螨在气温20℃左右时爬行最为活跃,进入11月后,随着气温降低,成螨转入越冬。



防治方法

①农业防治:

清洁田园 枸杞收获后,要及时清除病枝、残叶,带出田外销毁。春季修剪应在3月下旬以前结束, 以免越冬成螨向新发枝叶上迁移。枸杞生长期间要及时铲除徒长枝和根蘖苗, 防止瘿螨滋生、扩散。


②药剂防治:

芽前防治:早春,枸杞发芽前, 在越冬成螨大量出现时,结合其它病虫害的防治, 喷施5波石硫合剂,或45%晶体石硫合剂100倍液+得倍助剂3000倍液进行全园喷雾。

生长期防治:在成螨出瘿外露活动时,喷施50%硫磺悬浮剂300倍液,或11%乙螨唑悬浮剂3000倍液,或30%四螨嗪悬浮剂2000倍液,或1.8%阿维菌素3000倍液等进行防治。每7~10天1次,连续2~3次。


③携带者防治:

防治蚜虫、木虱 由于蚜虫和木虱是瘿螨的传播媒介,可在蚜虫、木虱活动期间进行防治,可以用22.4%螺虫乙酯悬浮剂4000倍液+1.8%阿维菌素乳油3000倍液,或者可以用50%吡蚜酮水分散粒剂3000倍液或者用50%可立施水分散粒剂8000倍液进行防治枸杞蚜虫和木虱。

关注我们了解更多枸杞种植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