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我有个名单,你先照着名单来一遍

钱,钱,钱!

全国复工,各路人马陆续返回城市、工厂后,正待下锅之米。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相继宣布减税、减租后,现在轮到银行出钱出力了。

​2月14日,工人正在加紧生产医用防护服。中新社发 庄歌尔 摄

中央:我出钱补贴,你积极放贷!

银行:需要贷款的人千千万万,给谁、不给谁?

中央:我有个名单,你先照着名单来一遍!

1生产应对疫情使用的医用防护服、隔离服、医用及具有防护作用的民用口罩、医用护目镜、新型冠状病毒检测试剂盒、负压救护车、消毒机、消杀用品、红外测温仪、智能监测检测系统和相关药品等重要医用物资企业;

2 生产上述物资所需的重要原辅材料生产企业、重要设备制造企业和相关配套企业;

3 生产重要生活必需品的骨干企业;

4 重要医用物资收储企业;

5

为应对疫情提供相关信息通信设备和服务系统的企业以及承担上述物资运输、销售任务的企业。

还怕银行看不懂,也怕有人鱼目混珠、装傻充愣,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直接给了一份涉及上千家企业的白名单。

白名单来了!

受春节员工放假、防疫隔离等因素影响,企业停工停产、原材料供应链不畅通,重点地区的医用物资、生活必需品供应面临压力。在全国许多地方,平常只卖几毛钱的口罩,现在仍然买不到。

全国复工之前,资金需求就已浮上水面。中国人民银行早已宣布,疫情防控期间向主要全国性银行和湖北等重点省(市、区)的部分地方银行提供总计3000亿元低成本专项再贷款资金。银行拿到这笔钱后,向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提供优惠利率的信贷支持。

全国复工后,企业既要防疫,更要防止资金链断裂。谁都想要贷款,抢手的优惠贷款给谁?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市场司副司长彭立峰更是一语中的:既担心贷款发放太慢,不能帮助企业尽快扩大防疫物资供给;也担心发放太快,泥沙俱下,贷款没有用到最需要的地方。

保障疫情防控重要医用物资、生活必需品供应,是当务之急、重中之重。财政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人民银行、审计署等五部委2月7日联合发出通知,动用国家财政、金融资源,支持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

五部委各司其职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根据疫情防控物资调拨需要,研究确定全国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名单(全国性名单)。

湖北和浙江、广东、河南、湖南、安徽、重庆、江西、北京、上海等省份,可根据疫情防控工作需要,自主建立本地区的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名单(地方性名单),报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

中国人民银行拿到名单后,转发银行(包括国家开发银行、进出口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等9家全国性银行以及上述地区的部分地方法人银行)。

各家银行跟名单内的企业对接。人民银行如果发现名单上的企业没有银行与之对接,就会协助它与银行建立联系,实现名单内企业全覆盖。

对名单内的企业,各家银行“应贷尽贷、应贷快贷”,每月专项再贷款发放利率为上月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减250基点。在人民银行专项再贷款支持金融机构提供优惠利率信贷支持的基础上,中央财政按企业实际获得贷款利率的50%进行贴息。

彭立峰14日介绍,到目前为止,已经收到上千家重点企业名单,优惠利率贷款正在快速发放,贷款利率基本在2%—3.15%之间,企业平均负担成本低于1.5%。

借过房贷、车贷甚至高利贷的人都知道,1.5%的贷款利率基本等于白借钱给你用。

非常之时,非常之策。国家的用意很明显,让企业更有动力和资金扩大产能,开足马力生产,保障供应。

拿到这笔钱,必须全部用于疫情防控相关的生产经营活动。如果乱来,就会拉入黑名单。

不要忘了,这次联合发出通知的五个部委分工明确:国家发改委、工信部制定名单,人民银行发放专项再贷款,财政部买单,还有一个专门查账的审计署。

榜上无名的怎么办?

只要榜上有名,前有国家资金支持,后有市场需求旺盛,企业就可无虞。

榜上无名的企业怎么办?疫情对经济的影响显现,抗风险能力弱的小微企业首当其冲。

种植养殖、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物流运输、文化旅游、制造出口,劳动密集型行业尤甚。想方设法活下来,如何保证资金链不断裂成为复工后的难题。

据银保监会普惠金融部主任李均锋介绍,现金流吃紧,纾困、救急的贷款需求突出。大量小微企业因疫情停工停产,但仍然需要支付工资、租金等,收入少了,支出不减,急需应急救急贷款。一些企业短期内的偿还贷款能力下降,还款压力增加,贷款需要展期、延期。企业复产复工以后,新增信贷需求旺盛。

对许多中小企业来说,贷款关乎生死。官方下令,不准银行“雨天收伞”,不准盲目抽贷、断贷、压贷。

李均峰介绍,银保监会已经出台一系列增加小微企业信贷供给的政策。要求银行机构提高对小微企业信贷投放,确保小微企业贷款不受疫情冲击。

向受疫情影响严重的地区和行业倾斜信贷资源,根据小微企业信贷的实际需求,信贷计划和额度要早安排、早投放;简化手续,不得盲目抽贷、断贷、压贷。对于参与抗击疫情的小微企业的应急性贷款需求开辟绿色通道,加快办理授信审批和贷款发放。

对疫情前生产经营稳定,财务状况没有异常,信用记录良好的小微企业,由于受疫情影响出现资金暂时困难要做到应贷尽贷,给予必要续贷支持。

银行机构对2020年6月底前到期的小微企业贷款,受疫情影响可能需要延期还款、需要续贷的,主动给予一年以内的续贷安排,保证对小微企业资金需求的支持。

另据银保监会副主席梁涛介绍,截至2月14日中午12时,银行业金融机构为抗击疫情提供的信贷支持金额超过5370亿元。

紧随中央之后,山东等地也纷纷出台政策,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救命的甘霖,越多越好。

来自:国是直通车

作者:赵建华

编辑:陈昊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