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回虐恋、特效架构六界奇观,《香蜜沉沉烬如霜》蕴含文化内核

《香蜜沉沉烬如霜》中凭借着农贸世界观和传统文化内涵被人们津津乐道,打破了一些IP剧“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僵局。和道家之于中国哲学的意义一样,道家内核之于《香蜜》(以下简称《香蜜》)亦是如此。虽然,道家文化在人物命运身上反复印证,台词中反复提及,也很少会引起我们的注意。

道家内核在剧中变成各种意象符号的体现,也形成了在人们精神生活中重要的平衡,也由此形成一种文化动能,成为一种观影的心理暗示,即人世浮沉,万事万物皆不可强求。能与观者形成强有力的心理暗示,也是《香蜜》收视长虹的原因之一,完整的世界观、精良的制作、恰到好出表演,让香蜜成为IP热门剧又一现象级作品。

虽然毁誉参半,但《香蜜》在一定程度上,还是超出了人们的期待。在杨紫、邓伦等优秀演员倾情演绎下,还原了花界上神之女锦觅,饱尝六界情爱之苦后,依然追逐内心所爱的情爱故事。从天界到人间再到魔界,一波三折的情节,着实扣人心弦。

1. IP大热下,《香蜜》为何抓住一手好牌,还是打烂了如今,IP改编在业界已成为常态。

IP剧大受投资者青睐的原因,也是因为IP剧本身自带流量特性且有着强烈的吸金能力。架构在粉丝和被关注者身上的IP剧,利用其粉丝经济,为投资者实现经营性营收,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在IP剧大热的背景下,也暴露出了很多问题。挂羊头买狗肉的剧作不在少数,内容上的同质化,也让人产生了审美上的疲劳。另一方面,对IP的直接改编,也大大挤压了编剧们的创作热情和原创空间。

《香蜜》这回吸取了IP剧失败的经验,请到原著作者电线亲自坐镇,担任全剧兼职并加入到剧本的改编中来。这一消息一经放出,大受原著党们的追捧。开播后,因为台词、情节、场景的高还原度,书迷们的热情水涨船高,自发的为电视剧《香蜜沉沉烬如霜》打广告刷热搜。一时间也吸引了许多非原著党,之后就是捷报频传,从一开始的收视破亿,到现在网播点击量已经突破百亿。喜报领门后,“黑料”也是接踵而至,恶意为男二等一干人等加戏的话题一出,编剧团队也由一个变成了两个,“阴阳剧本”为焦点,关于剧本注水问题,编剧团队也是各执一词,上演了一出真实的“罗生门”。

原本在豆瓣上打分领跑同类题材的《香蜜》,在后期出现了评分掉星的惨况。豆瓣评分从7.6分跌到了7.2分,《香蜜》也被调侃为男二打造的“润玉传”。已经有原著作者坐镇,还出现如此失控的局面,也够让人匪夷所思的。可见,资本这双看不见的手不容小觑。题材重复、同质化、情节错误、误导观众,这些问题在IP剧身上屡次出现,想要避免着实不易,躲过一坑,难躲下一坑。不过只要诚心诚意拍剧,这些问题是可以得到改善的。同时专业团队也不能,只仰赖IP剧为创作输送养分,提升自身能力、保持专业态度,才是使得业界得到健康发展的良方,才能真正做到打出一手好牌。

2. 人物、场景神还原,得益多元化元素

原著中关于六界场景的描写,可谓是极尽辞藻之绚烂,勾画出六界美轮美奂的奇观。在创作初期团队也坦言,想要再现书中的场景是很不容易的,也难讨市场的欢心。但是剧组还是决定,在场景上面大下手笔,在置景方面就共计启用了20个摄影棚,其中15个摄影棚同期置景,置景总面积达10万平方米。为了还原书中效果,一些场景也不费心力采用实景搭建。

特效方面,《香蜜》也是下足了功夫,不仅请到了专业的特效团队,也拿出了想要拍出好莱坞电影画面的效果的态度。在前几集锦觅旭凤大战魔界穷奇和天魔大战的戏份中,是由两组特效制作团队耗费两个月才制作完成,一帧一帧扣出来了特效。其他的特效镜头,团队也一直秉持专业态度,在后期制作中一遍一遍的查缺补漏,反复回看,几个月时间,团队把剧作看了几十遍。

功夫不负有心人,特效场景饱受好评。天宫的威严宏伟、魔界的瑰丽奇特、花界的五彩纷呈、水境的晶莹清澈,为观众们带来了斑斓的视觉体验。同时,这些场景和特效的完美结合,给演员的表演和情节的还原,提供了超强的可行性空间。大到场景,小到法术,特效制作的精心,都没让人失望。天后与旭丰使用的琉璃净火出现的次数虽不多,但每次使用都足够触目惊心。剧组在道具、服装的详细刻画上,同样也挖空了心思。

值得一提的是,在数量上《香蜜》的使用的就颇为惊人,整个拍摄过程中使用的道具品种就达6000余种,总道具量达2万余件。这些道具有些还是从全国各地采购得来的,有从景德镇采购来的瓷器和黑陶,有上海采购来的丝绸,还有东阳的红木、江西的香樟木等等。同时,道具根据风格、特性放置在了不同场景之中。大理石、琉璃、玉制品用于营造天界的奢华和纯洁,陶瓷、黑陶、丝绸、东阳红木等物件,来营造花界锦觅小屋的温馨和朴素。另外,服装在制作上就有3000多套。

旭风的盔甲、锦觅的嫁衣,更是加剧了人物在情节中演绎的气势。旭风一披战甲,金黄如凤凰羽翼的盔甲,大有石破天惊之势。剧中音乐的使用也是可圈可点,由音乐人萨顶顶倾力加持,单凭一首《左手指月》不仅迎合了整部剧仙幻风格,也唱出了剧中人物们的心声。歌词中,更是道尽了每个人物的心声。一曲曲音乐,渲染架构起了整个小说中的世界观。

3. 三生轮回痴恋,讲述道家文化传统内核

《香蜜》中,最让人觉得荡气回肠的就是锦觅与旭凤的爱情故事。他们的爱情从书里走向银幕后,变得更具戏剧性,人物之间的冲突也更大化地进行了处理,两个人的生死爱情也时常让人牵肠挂肚。影视剧中将番外人间历劫,加入到前期的剧情之中,也给了观众们一个完美的结局。

在这情爱背后,剧中道家的观念也时时刻刻蕴藏在其中。从人物设定来说,锦觅在还未成为仙上时,只是花界中一个灵力地位的果子精灵,战神旭风是一只凤凰,果子和凤凰明明是两种不同的物种,却结合在一起,其实就是道家生态观中,万物皆有情的体现。

和儒家学派,强调仁、礼、德不同,道家强调的是自然,道家的中枢也恰恰就是自然二字。锦觅断情绝爱的人物设定,其实也是道家中追求自然的极致,“则似婴儿,无识无是,不受物性”。可谓之自然之至。所以,体内有陨丹的锦觅,面对情爱如不分男女性别的稚童。对所有人都抱有善良之心,天真烂漫。连说出“灵修”这样的话,也不会觉得有丝毫害羞,性情可以说纯良之至了。

在台词中老子《道德经》的话语被反复引用,除了直接引用道家名著,神仙们说出的话也颇具道家风范。老胡在讲述花界由来之时,有这样一段独白:“初有道,化生阴阳二气,清浊自分。阴阳交感,氤氲相合,诞出日月星辰、花鸟虫鱼、继而分出善恶正邪,其后万物各自修行,修出神仙妖魔,还有血肉之躯的凡人。花界本属天界,四千年前花神饮恨而逝,众芳主脱出天界,自立门户,成为天地间的第六界”。这其中指出天界形成的原因由道到气,是道家宇宙观的体现,而万物各自修行也是道教文化的体现。

众神所思所想都深受道家文化的影响,为何锦觅不仅要受陨丹不能动情的折磨,还要承受与朋友、爱人、家人的离丧之痛?那是因为本身,锦觅的诞生就有违天道,属于逆天改命的命格,锦觅在最终也终于明白。这一点与道家的文化的内核是极其相悖的,而剧作中的世界观又深受道家文化影响,自然存于剧作中的锦觅,终究难逃苦楚的命运。

虽然,香蜜深受剧集注水和“阴阳剧本”困扰。但不得不说,从场景到服、化、道、再到音乐,香蜜的制作团队完美还原了书中描述本身虚无的世界。在着割裂的六界之中,天界居于统领地位,但上到上神下到魔界,神魔都有着自己的劣根性。这一劣根性,其实也是人性幽微的隐喻。

没有什么黑与白,好与恶,所有的一切最终归于自然归于宇宙,估计这也是天界地位高崇的斗姆元君一直想告诫上神们的吧!“相忘回首已成川,涅槃重生难渡岸。”《香蜜》高水准的讲述了,众神爱恨纠葛三千世的万物迁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