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到法国TOP1高商HEC录取后,我总结出这2个面试秘方

这是我们发出的第4篇“超级学长/学姐”访谈文。

接下来,我们会陆陆续续出各位超级学长学姐的个人访谈文。

他们将作为申请导师学术导师,和我们并肩作战,参与到红领巾的留学申请和学术指导工作中。

为大家提供更翔实更直接更对口的申请体验服务和留学生活信息。


*本文内容为“超级学姐”访谈文字整理

主角:Clary

超级学姐:Clary

上海交大本科 ,传播学士学位,拿过C级奖学金

本科期间巴政交换一年;

本科毕业后通过SAI申请上HEC管理硕士(GE项目)

GMAT 740 ;雅思7.5

曾任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新能源博览会现场翻译

目前实习于法国AODocs公司数字营销岗

01

先来说说我自己

我在上海交大读的本科,专业是传播学,和现在学的管理可以说没有一点关系。

大三的时候,我去巴政交换了一年,可能是从那个时候开始萌生了去法国留学的想法吧。

我在去巴政交换之前没有学过法语,而且这些年在法国我始终学的是英语项目。

真正开始学法语,是在我刚被HEC录取的时候 ,现在自学了一年多,自学的方式去网上听一些网课这样的。

我目前的法语水平,用来工作还有点难,但和人聊天,看个医生,买买东西还是可以的。

法国这边的医生也说一些英语,所以一般我们之间的对话就是:

我说英语别人说法语,互相挣扎着能勉强听得懂对方说什么哈哈。

但我的英语基础一直以来都比较好,之前在国内本科的时候,时常出去做一些会议翻译的工作。

英语好这点,在我SAI面试的时候也帮了很多忙,这个我等下会讲。

目前我在法国高商3年GE项目设置的GAP年中,在一家高新技术产业的中小型创业公司实习。

02

HEC面试:

面试官会非常注重学生对未来的规划和想法

我是通过SAI申请高商的,所以面试可以说特别常规。

SAI 的面试每一年的形式都非常接近,因为是一口气申请5所学校,所以面试官倾向于问你一些非常常规的问题。

比如说:

你为什么要来法国?为什么想转专业?为什么想申请这个学校?

然后让你挖掘一下自己的经历,在你表现的过程中会让你显示一下你的性格。

我觉得在HEC我还是属于比较边缘化的群体吧,因为我不是特别热衷金融和咨询,HEC的学生是非常“金融”和“咨询”的。

HEC的面试官会非常注重学生对未来的规划和想法。

我觉得在法国各个高商的教育质量非常接近,就不像国内不同的大学之间会有很大区别,包括资源啊,包括师资啊。

每个学校的风格当然是不一样的。

但高商你可以把它想象成一个企业的高级人才培训中心,非常的“职业导向”。

你进去之后会发现高商和学术没什么关系,但和你未来的职业有很大的关系。

03

怎样在人数众多的SAI 面试中脱颖而出?

关于高商面试的准备,我自己就是文书老师嘛,当时是写了10+页的材料。

把想得到想不到的问题我都准备了,所以当时面试的时候,根本不在话下。

所有的东西在肚子里我都有草稿了,所以当时的面试官基本没有问得倒我的问题。

在准备SAI 面试的时候,你要去想这件事情:

SAI会给多少学生面试?

其实单独申请HEC,比起通过SAI申请,在某一个程度上是一件有优势的事情。

申请SAI的时候,你要从所有的学生当中脱颖而出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因为和你一同竞争的学生的数量摆在这。

我当时准备面试的时候,琢磨通透的一点是:

无论你做什么,一定要给面试官留下深刻的印象。

你想啊,HEC的面试官到上海来,一年也就面试这么几个人;但是SAI的面试官要看的学生是一批一批的,一次性可能面试几百个学生。

你要是面试的时候不给面试官留下深刻的印象,就很难在SAI这5所学校中被HEC录取是不是?

我当时之所以没有单申HEC而走的SAI申请,是因为时间不够了。

因为我刚开始申的巴政,巴政被拒了以后才在考虑要申请高商。

从我决定要申请高商,开始考GMAT,到申请结束,可能才1个多月,时间是很紧的。

当时敢这么任性的一个原因,是因为我一直以来的英语基础都比较好。

不过我英语比较好也是我现在学法语的主要障碍之一。

04

另外,我还单申了ESSEC

相比SAI的面试,ESSEC的会更有趣一些

我也单申了ESSEC,相比SAI的面试,ESSEC的会更有趣一些。

我先面的SAI,然后那时候我知道自己面的挺好的,就比较有底,之后再去面的ESSEC。

我在面ESSEC的时候,有意无意的提到了我在面HEC。

然后对方就花了20多分钟问我“如果你被HEC和ESSEC同时录取了,你会去哪个?“

我肯定不能说“当然去HEC了。”

我在面ESSEC之前,也是做了充足的准备。

当时有一个比较有意思的发现就是:

HEC 和 ESSEC 这两所学校在风格上有很大的区别。

05

HEC 主打传统的精英教育

ESSEC 更大胆创新,比较自由

HEC是一个主打传统的精英教育,有点死板的地方,这也和我进了学校之后的感受相符合。

HEC里面的学生很多有自己的圈子,有很多的“ Daddy ’s boy ” ,就是富二代官二代那些。

那里的很多法国学生出生在很有权有势的家庭。

这些人很多都不学习!

你会发现在HEC , 很多法国学生都不学习,然后你想想就能知道他们为什么可以不学习。

他们的不学习就是真的不学习,不是那种只学一点点时间,成绩依旧很好的学神。

HEC的金融考试的时候,20分满分,你会看到很多0.5分、1分、1.5分,3分以下的那种学生。

然后ESSEC ,你会发现它不是一所一开始排名就很高的学校,而是近几年才开始越来越强。

整所学校,有那种创业企业的气质, 比较新、比较大胆,比较自由和随性。

举个例子,在ESSEC 的课程是可以自由定制的,但是HEC的课程就是完全规定死的,你没有选择。

06

ESSEC 的面试很有公司的气质

但SAI的面试就是传统的教育体系的气质

摸清了这ESSEC的气质 ,在面试的时候,我就和面试官说说我的性格其实是一个比较自由随性的人。

ESSEC的课程可以自己定制,又会有这么多的自由活动,blabla。

所以说,在两所学校同时录取我的情况下,我会再进一步的去看一下有没有我想要的和ESSEC合作的大公司之类的。

回答的就比较真诚,然后什么好听说什么。

后面面试官其实大多数时间都是在介绍这所学校,希望我对他们有更多的考虑。

你会发现如果你被ESSEC认为是适合这所学校的人选,他们就会表现出“公司面试”的那种感觉。

在公司面试的时候,HR如果觉得你是适合这个岗位的人,他们也会很努力的去介绍他们的公司。

ESSEC 的面试很有公司的气质,但SAI的面试就是那种传统的教育体系的气质,你会感觉是由他们来审核你,你需要表现自己。

而在ESSEC的面试,你会有一种双方都很平等的感觉。

后来ESSEC给了我offer ,而且也给了我不少奖学金。

当时我还“恬不知耻”的问HEC“你给不给我奖学金”,HEC说“不给。”

我心里想想,算了,不给我也去吧。你牛逼我能怎么办呢。

我很想留在法国工作,HEC这个平台非常好。

你会在学校里发现,课业方面,只要毕业就可以了。

大部分同学,绝大多数的时间花在了社交和奔走各种职业招聘会上,学业上并没有花特别多的心思和时间。

这是HEC的学生一个非常普遍的状态,在ESSEC的话,我不知道它会不会更有一种“学府”的气质,我对当时的这个决定还是挺满意的。

毕竟“金字招牌”还是很好用。

07

HEC 课业紧张不紧张?

这个因人而异

HEC第一年的时候,我有好几个月我都是一周7天在学习,从早上7点钟,学到晚上10点钟。

但在HEC课业紧不紧,压力大不大也是因人而异,不是每个人都像我这样的。

去HEC的学生大部分都有金融和咨询的基础,对有基础的人来说,那些课程并不难。

但我是转专业过去学商科的嘛,本科在国内学的是传媒,可以说商科的那些知识我都是从零基础开始学。

刚开始就会比较吃力,后来就好了。

虽然表面上说的是GE项目会从商科的基础打起,给人感觉好像是不需要商科基础也没关系。

但实际上HEC的大部分GE学生都是本科就学的是商科专业,很少有像我这样转专业转的这么彻底的。

我身边HEC的中国同学数量会比我来之前想象的要多。

GE项目有可能300多个人吧,大概有30多个中国人,比例是10%。

基本上80%的中国学生本科都是有金融或者财务基础的,像我这样专业背景的很少见,目前还没有在HEC见过我这样专业背景的中国学生。

GE 项目的学生,可能法国学生占50%,国际学生占50%。

国际学生当中最多的是德国人、西班牙人、印度人,中国人,再就是意大利人,摩洛哥人还有黎巴嫩人。

08

选择实习的时候

我会更多考虑符不符合我的职业规划

我学的是英语项目,法国这边的绝大多数工作都要求双语,一开始找不到只需要英语的岗位,除此之外找工作没有特别的困难。

我现在在实习中,因为我这个项目是HEC三年制的GE项目,第一年和第三年是上学,中间Gap一年实习。

现在待的是法国高新技术产业的一家中小型创业公司,产品是 Google Drive 的一个插件,我们的主要客户都是大公司。

虽然那边又会有一些中国公司或者和中国合作的公司只需要会英语和中文就行的,但找工作我觉得还是要和我的专业能力和职业规划相符合。

所以就算有些中国企业会给我offer但并不是我想做的事情, 所以那些我也没有接。

现在的岗位是Digital Marketing , 偏技术方向的市场营销,可以理解为基于数据的分析去指定营销战略,更像是品牌经理做的事。

我找第一份实习的时候,作为一个非欧洲人,没有在欧洲市场上工作的经历。

公司会顾虑“你是不是适应在欧洲这个环境工作?” ,面试的时候也会问到很多这方面的问题。

你会发现在第一次找实习的时候,企业给你的面试几率不高。

找第二份实习的时候,我当时还在担心万一和第一份实习一样难找怎么办。

后来才我发现我投简历投得太早了,很多公司都想让你尽快入职,马上开始工作,但我明年1月份才能开始我的第一份实习,很多公司就不愿意等这么久。

现在由于我有了第一份实习经历,有了挑选的资本,就会更加考虑这份实习是不是和我的职业规划相符合。

有些小公司会立刻给你offer, 但我现在就在中小型企业工作,更想去一个大公司大平台,所以这种offer也只能拒绝。

我们的课程要求我必须要做两份不同的实习,现在这份实习是第一份,到现在已经有3个多月了吧。

我做的这个方向,在一个小公司当中起的作用不大。

因为我的角色偏数据分析,小公司的客户太少,数据不多,就不能够发挥我分析的作用,会比较浪费我的经验。

09

最后,分享两个面试小技巧

用英语面试(如果你英语好的话)

很大程度上能提高录取率

我的英语很好,面试官是法国人他们的英语不是很好。

所以说整场面试会有一种“我在主导面试”的感觉,他们如果卡住的时候,我甚至可以帮他们接上去。

在一个语言能力有差距的对话中:

当你对你的语言特别自信的时候,你就完全能控制整场对话的节奏。

所以我会建议:

如果你有英语方面的优势,用英语去申请法国的顶尖高商,再用英语面试,会让你被录取的几率增加不少。

这个和很多同学以为的用法语面试更好,更能给面试官留下印象是冲突的。

毕竟法语就是面试官的母语,你法语再怎么样优秀还是比不过 Native Speaker 的 。

这就会让整个对话掌控权的天平倾斜到面试官那一边,你很容易被面试官的思路带着走。

而且你还可能听不懂,当你开始听不太懂,就会比较被动了。

还有一些同学申请的是英语项目,英语本身并不差,但学过一点法语,英语面试的中途蹦出个法语句子。

面试官就问你会说法语吗,然后你们的面试就转为法语。

面试官当然更轻松,毕竟开始用母语,但对面试者来说可能就丧失了给面试官留下深刻印象或者主导面试的机会。

你在申请法国学校的时候,不管是申请哪一所,中国很多同学的英语可以轻轻松松的就比很多法国人要好。

如果和法国人接触的多的话,就会知道很多法国人对自己的英语是真的不怎么自信,甚至在这上面还有点自卑。

用学会如何给面试官“埋坑”

把控面试全场

面试的时候还有个很重要的技巧:

你在面试的3分钟自我介绍环节,是给你的面试官“埋坑”的时候。

你要说出足够信息量的东西,吸引他们来问你。

到最后,你会发现:

他们问的问题都是你想让他们问的问题,都是你准备好的。

面试前,我去网上看了很多别的申请法国顶级高商的学生“面经”。

我把那些面试官问的问题全部摘下来了,自己总结了一个表格,里面可能有40多个问题。

把所有你在网上能找到的问题全部拿来,自己写回答,每个回答写个100~200个词。

面试前 ,把你整理好的表格前前后后看一下,把你的思路理一下,一定要“自圆其说”。

就比如说他们会问你:

“你喜欢法国什么?”或者“你为什么要来法国读书?”

这两个问题其实可以联通。

你回答其中第一个问题的时候,就可以同时把“你为什么要来法国读书?”的问题回答好了。

这样面试官就难不倒你。

面试的准备越充分,面试的时候你越能游刃有余。

这个道理其实很多人都知道,但是不一定每个人都能做到。

我当时材料准备的时候时间很紧,但到准备面试的时候时间还是很充沛的。

我应该是从12月中旬的时候开始准备考GMAT,春节前我把GMAT考了,我是第三批申请的,截止日期应该是2月份。

我是在2月份申请结束的,但面试是在4月份,所以当时大概有2个多月的时间来准备面试。

我自己拖拉了一个月,最后面试准备实际上只有了1个月。

你想想,毕业论文那种50页的东西你都能两三周写出来,写个15页的面试准备要不了多久。

我的面试准备更多的是整理的工作,就是去网上论坛看一看,像是战法、知乎啊这种。

对了,这里想提一点:

不建议参考网上美国或者英国的商科面试经验,虽然同是商学院,但没有太多参考价值。

最后:

以上就是这位HEC的Clary学姐给我们带来的分享。

敲下这行字的时候,我们内心真的佩服不已。

看完以后,真心觉得干货满满~

我最震惊的地方:是学姐做了十多页的面试准备,之所以能够在面试中游刃有余,一举拿下HEC和ESSEC双offer,这也是情有可原的。

因为篇幅有限,关于她的方法、经历,我们只能写到这儿~

更多方法和经验,她将会在后续的申请中辅助你~

她也将作为申请导师学术导师,和我们并肩作战,参与到红领巾的留学申请和学术指导工作中。

为大家提供更翔实、更直接、更对口的申请体验服务和留学生活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