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仅仅是9人参加的暗杀活动而已

唐初的玄武门是长安太极宫城的北门,是保卫皇宫的禁卫军驻扎重地,也是出入内宫的必经之地。而太极宫是唐初的政治中心,唐高祖李渊和太宗李世民统治时期,主要在这里活动。太极宫的北门是玄武门,而南门是正门,又叫承天门,它正对长安城的中轴线天街和朱雀大街。门外与皇城之间,是一个宽达440米的广场。唐王朝的许多重大朝外活动都在此举行,譬如改元、大赦、元旦、冬至大朝会,以及阅兵和受俘等时,皇帝都是登上承天门,文武百官群集广场,场面非常雄伟壮观。

所以玄武门这个地方非常的重要,它是长安城内的一个战略要地,一旦发动了政变,谁占领这个宫门,谁就能获得军事上的优势地位。所以在整个大唐的历史上,玄武门这个地方从来都是不太平的,在这里曾经发生过三次"玄武门之变",而最著名的就是第一次,李世民这这里杀掉了李建成和李元吉,并且因此而顺利登上了太子之位。

但凡有点历史常识的人,都会知道这场著名的"玄武门之变",而很多人认为这是一场巨大的军事流血政变,其实这是一个误区,李世民发动这场"政变"其实满打满算不过80余人,这还包括着他手下的文臣武将们。

旧唐书上有这么一段记载:"六月初四,公谨与长孙无忌等九人伏于玄武门以俟变。"一看这句话让很多人惊诧不已,仅仅凭借9个人就把李建成和李元吉搞定了,这也太简单太儿戏了吧,这哪能算得上是政变呀,称其为打群架还差不多。当然这九个人都是李世民手下的骨干,而史书上还有一段记载是这样的:"六月初四,建成既死,敬德引七十骑蹑踵继至。",也就是说李世民在弄死李建成后,尉迟恭带着70余骑兵过来善后。这就是整个事情的经过,简单而且粗暴,连士兵带大臣满打满算不过80左右。所以确切地说,这其实根本算不上一次战斗,而仅仅是一次谋杀而已。更确切地说,这是一场兄弟间的相互谋杀,对亲情的残暴屠杀。

事情的经过也非常简单,先是李世民买通了两个人,一个是太子宫率更丞王晊,另一个是玄武门的值班将士常何。王晊让李世民可以时刻知道太子宫的动向,而常何使李世民等人后来得以顺利的进宫。李建成通过小道消息,得知李世民可能会图谋不轨,就找来了李元吉一起商量对策。李元吉就建议说,咱们应该率领东宫、齐王府的兵马,托病不上朝,到时候看看情况再说。而一向听从李元吉的话的李建成,这一次没有听李元吉的建议,李建成认为自己有兵马在手李世民不敢轻举妄动。

于是武德九年六月初四的清晨,李建成和李元吉就照常去上朝了。而此时的秦王李世民,早已带领长孙无忌、尉迟敬德、侯君集、张公瑾等人,在玄武门埋伏下了伏兵。李建成和李元吉从玄武门进宫去面见父皇李渊,等走到临湖殿的时候,发现殿周围人马闪动和平常不同,二人感觉情况不妙,立刻就掉转马头往回跑,打算返回太子东宫。但是,这时候已经晚了。

李世民高喊一声"大哥",就拍马向前追来,这是李世民最后一次呼唤自己的哥哥。李元吉早就看出了李世民的意图,举起弓箭来想要射杀李世民,可不知是因为紧张还是另有缘故,李元吉拉了三次也没把弓拉满,反而箭在中途落地。而李世民举箭瞄准李建成,嗖一箭过去,就将李建成射死于马下。

李元吉趁机逃往宫外,而李世民在后面穷追不舍,结果李世民的马忽然了受惊,直奔向了树林,李世民被树枝挂倒着,好长时间都没能站起来。而李元吉这时便朝李世民跑来,夺了李世民的手中弓企图将他勒死。就在这个危急关头,尉迟敬德率领七十骑追来,李元吉赶紧放过了李世民,往武德殿奔逃,最后被尉迟敬德赶上射杀。

此时的皇帝李渊,对于玄武门发生的事情丝毫不知,却突然看到尉迟敬德全身披甲,手持长矛闯入宫中。李渊大吃一惊,大叫道谁在作乱?你们来这里干什么?尉迟敬德说:太子和齐王作乱谋反,秦王派兵讨伐,现已将二人诛杀,恐怕惊动陛下,所以怕我来保卫陛下。

事已至此,李渊没有任何办法。他问裴寂等人:没想到发生这样的事,没有到他们兄弟之间,竟是这样一个结局,现在应该怎么办?一直不敢公开支持李世民的萧瑀、陈叔达等人,便趁机为李世民说好话,并且建议李渊将李世民立为接班人。极度悲痛和震惊的李渊此时已经没了主意,只好听从了他们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