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江生态经济带泛生为“汉江省”的可能大不大?你支持吗?

汉江生态经济带泛生为“汉江省”的可能大不大?你支持吗?

10月25日,汉江流域主流媒体机构在襄阳发布了2020汉江流域主题宣传片《汉江潮》及同名原创歌曲,这部宣传片及同名原创歌曲是在陕西、湖北、河南三个省份13个城市取景拍摄完成,这些城市都是汉江生态经济带成员,于2018年由国家最高层面正式批复同意纳入。

从汉江流域主流媒体机构了解到,《汉江潮》通过聚焦汉江流域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展示了国家批复《汉江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两年以来,汉江流域各城市团结协作,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积极推动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打造美丽、畅通、创新、幸福、开放、活力的生态经济带这一生动实践和经济重振、全面复苏的澎湃动力。

根据《汉江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记载,整个经济带共有17个地区,分为全境划入的地区和局部划入的地区两种,前者包含:河南省南阳市,湖北省十堰市、神农架林区、襄阳市、荆门市、天门市、潜江市、仙桃市,陕西省汉中市、安康市、商洛市;后者包括河南省洛阳市、三门峡市、驻马店市,湖北省随州市、孝感市、武汉市。

汉江生态经济带规划面积19.16万平方公里,2020年常住人口超过4000万人,属于中部人口省份规模。随着近些年的梯级开发,汉江生态经济带所涉及的中西部地区大部分基本实现工业化、城镇化,以中心襄阳为例,该市高新区细分领域位居全国20强,超过众多省会级城市,城市东扩主战场东津新区是鄂豫陕毗邻区第一个由省级层面批准建设的地级城市新区,并由省级政府主要领导担任新区推建委主任一职,标志着襄阳是以省级配置来建设的鄂豫陕毗邻区中心城市,在中西部地区同类城市率先推出国际化城市及现代化都市区格局,致力于打造成国家层面所赋予的汉江流域中心城市艰巨而光荣的任务。

汉江生态经济带泛生为“汉江省”的说法已有数年,早在十年前,中西部地区首次推行“省官主地”惯例制,第一个“惯例”就在襄阳,由省级领导直接负责襄阳市各项工作。

到了2012年后,中西部地区首次开创高层次城市新区不在省会的先例,它一面世就与众不同,恰好又选择了襄阳,并由省级领导主政位于襄阳的高层次城市新区,开创了两名或多名省级领导共同负责一个地级市的先河。至此,学术界普遍认为襄阳这座城市拥有其他城市望而兴叹的“能源”,具备升格或组建一个新的政区的关键基础。

因此,外界时有襄阳成为新省会的传闻,但不一定就是湖北省新省会。

据一位“网红级”历史学博士透露,襄阳是“新湖北省”的省会。

这位博士表示岳阳、南阳、信阳纳入新湖北省,以弥补武汉带着鄂州、黄冈、仙桃、汉川升格为直辖市后的整体实力下滑。

但是,这样不足于带动中西部整体发展。最好的地理经济布局就是围绕国家下发的《汉江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建设,该规划涉及中部两个省和西部一个省,当规划完全落实后会对中西部地区形成新的战略格局,能够将中部优势引流到西部,以汉中为节点推动西部地区的西北、西南多元化融合,使中西部的对接更加密切,最终汇聚成武汉、西安、郑州及重庆四个国家中心城市的辐射圈,由这四个国家中心城市从不同方位促进中西部地区交界区发展。

权威资料显示,汉江生态经济带17个地区中有五个在建中心城市,分别是:

一、中部地区中心城市、湖北省域中心城市武汉,在建国家中心城市;

二、湖北省域副中心城市、鄂豫陕渝毗邻区中心城市襄阳,在建汉江流域中心城市;

三、河南省豫西区域中心城市洛阳,在建河南省域副中心城市;

四、河南省西南区域中心城市南阳,提出在建豫鄂陕区域中心城市;

五、湖北省襄十随城市群核心城市十堰,提出在建鄂豫陕区域中心城市。

这五个城市中,已建成并获得国家认可区域中心城市是武汉、襄阳,前者是中部地区中心城市兼湖北省域中心城市、武汉城市圈中心城市身份,后者是湖北省域副中心兼鄂豫陕毗邻区、襄十随城市群中心城市身份。

透过上述城市定位的身份可以看出,除开武汉就是襄阳地位最高。另外,武汉、洛阳只是局部区域纳入汉江生态经济带,可以理解为“陪练”,给襄阳立威,为今后汉江生态经济带成型后部署其他要务奠基,毕竟,国家明确了襄阳是汉江流域中心城市的定位,武汉、洛阳则是汉江生态经济带局部型成员,因此可以得出结论是汉江生态经济带附有省份的雏形。

功成日,武汉、洛阳等局部区域纳入汉江生态经济带的城市有可能纳入其他战略,而襄阳、十堰、随州、荆门、天门、潜江、仙桃、神农架、汉中、安康、商洛、南阳等地或组建新的政区。

汉江生态经济带是中西部地区横向发展的三条主线之一,另外两条主线是长江、黄河沿线流域。

从汉江生态经济带成立至今,城市团结协作氛围浓厚,鄂豫陕三省成员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共同打造出一条美丽、畅通、创新、幸福、开放、活力的高质量生态经济带。

#中国襄阳# #看鉴襄阳# #我的家乡襄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