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4位中国人在日本家喻户晓,国内却少有人知,有些名字都没听过

日本作为中国的邻国,和中国一直有着很深的渊源,日本的文化中有很多中国的影子,比如日本的文字,在很大程度上便是引用的汉字,因此我们才会觉得日本文字为何会和汉字那么像。除了文字以外还有学术、艺术甚至很多古老的技术,都是从中国学习去的。因此中国很多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便成为了日本家喻户晓的名人,比如今天说的这4位,在中国少有人知在日本却家喻户晓。


王阳明

在中国王阳明算是比较著名的一个历史人物了,但是其名气和在日本相比却还差了一大截。王阳明出生1472年,他的父亲是明朝成化年间的状元。而王阳明是家中的独子,自然是承载着父亲和全家人的厚望。

但是王阳明对于科举考试却并不感兴趣,因此考了几次都没有考上,不过王阳明却丝毫的不伤心失意,他反而说:“世人以未中第为耻,而我以未中第而动心为耻”。


总之在王阳明的心里根本就不在意什么科举考试,反而对佛家和道家的研究十分的上心。独自一人外出寻仙问道,或者是在哪个寺庙里打坐参禅。

王阳明从小就有圣贤之志,而且还越磨砺越是坚定自己的志向,明武宗正德元年(1506年)宦官刘瑾擅政,王阳明因触怒了刘瑾被贬贵州龙场。


这是一个荒无人烟的地方,刘瑾将王阳明发配于此就算是想要置王阳明于死地,却没想到王阳明在逆境中反而激发了生命的潜能,开创出了心学。所为的心学就是“致良知”的学问,整理不向外求,而在于自己的本心。

在日本有许多崇敬王阳明的人,比如说有着“军神”之称的东乡平八郎,他不仅奉行于王阳明的学说,而且还在腰上挂着一个牌子,牌子上写的便是:“一生俯首拜阳明”,除了东乡平八郎之外,日本在明治维新时期的很多政治人物,都受王阳明心学的影响。

相反王阳明作为中国的本土“圣人”,关于他的学说甚至他的名字很多人都很陌生,更不知道该要如何去奉行“知行合一”的理论,这实在是极大的损失。


因陀罗

因陀罗是一名画家,准确的来说是一名元代的画僧,然而因陀罗却没有里流传过下来任何的传记,所以没有办法确定这名神秘画僧的生平。只是根据他留下的《寒山拾得图》上的款记的“宣授汴梁上方佑国大光教禅寺住持佛慧净辨圆通法宝大师壬梵因”确定他是元代的画家,因为汴梁是指元代在开封置治之汴梁路,后面的信息显示因陀罗住持于大光教禅寺,授有大师号。


在日本流传着许多因陀罗的画迹,如东京根津美术馆所藏的《布袋图与静嘉堂之智常禅师图寺》还有《寒山拾得图》、《丹霞烧佛图》等等,这三幅图还被日本在昭和二十八年(1953)被指定成为了日本的国宝,因为他们觉得因陀罗的画作中蕴含了深刻的禅意,给人无与伦比的精神享受,而一个国外的画家三幅作品被列为国宝,足以见得因陀罗在日本的知名度。


朱舜水

朱舜水的原名叫做朱之瑜,是明末贡生,以及明朝时期的五大学者之一,然而在清军南下江南后,朱之瑜积极从事抗清斗争。明永历十三年(1659年)清朝政权已经深深的扎根,眼看复国无望,朱之瑜悲伤的离开了故土,背井离乡,流亡到了日本。

朱之瑜到了日本之后受到了日本朝野的礼遇,邀请他在江户(今东京)讲学,日本各地著名的学者都来到朱之瑜这里求学,朱之瑜在日本传播儒学,除了说教之外,朱之瑜还提倡实践,认为“贤之学,俱在践履”。他的思想对日本“水户学”产生了有很大影响因此也便成为了一位家喻户晓的名人。


魏源

他被誉为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人物之一,他最早提出了“变古愈尽,便民愈甚”的变法主张,倡导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还曾写下过一本《海国图志》的书,这是一本介绍西方国家的科学技术和世界地理的综合性图书,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是一本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巨著。


这本巨著后来流传到了日本,当时的日本正是开展明治维新的前夕,这样一本具有先进思想的书流传到了日本,无疑是和他们一拍结合,很多日本困惑已久的问题都在这本书中找到了方向和答案。而魏源自然也成为了一个日本知名的人物,如果此时魏源去了日本只怕受到的礼遇朱舜水,但是魏源是一个爱国人士,哪怕最后魏源被清王朝以“玩视军机”罪名革职,也没有背叛自己的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