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mi Note 8 上手快评:从要配置到要品质

和有着更高关注度 Redmi Note 8 Pro 一起发布的 Redmi Note 8 终于要开售了。作为上半年全球单品销量前十的爆款产品 Redmi Note 7 的后续,比起同门“师长”Redmi Note 8 Pro 规格上的大幅跃进,似乎少了一些惊喜。不过 Redmi Note 8 依旧是和“小金刚”这个名字贴切的产品:更强调产品品质和耐用性,以及相对的没有那么在核心规格上“激进堆料”的产品。有趣的是,当别的品牌开始走向小米过往式的“核心堆料/外围省钱”的路线,小米却开始走向更平衡的产品成本分布,是想摆脱过往人们对小米的刻版印象,亦或是争取更多大众消费者层面的支持,能看出小米整体产品定义风格的转变。

虽说产品规格不再“激进堆料”,但在999起的价位,它依旧是相对具有综合竞争力的产品:不够“越级”的骁龙665可能是被传统小米线上客户群吐槽最多的部分,不过综合GM1+超广角/微距/景深四摄+双面康宁大猩猩五代玻璃+和以往更贵的产品类似的整机质感+inbox 18W快充,还保留了红外遥控,内外兼具的平衡观感和规格,让这个机器在线上线下皆具一定的消费者比对选购价值——尤其是当它摆放在运营商营业厅/小米之家/线下渠道的时候,和隔壁品牌的畅享/Y/A 999的产品比对的时候,第一眼优势明显。当然,这机器依旧会是印度市场(包括其它海外市场的销售重点)。在 Redmi Note 7 相对前代产品外观设计和质感大跃进、Redmi 初尝“面子工程”甜头之后,Redmi Note 8 也走上了这条“内外兼修”的道路。

仔细想想,Redmi Note 7 当时发布搭载骁龙660的时候,是不是也有一众吐槽声浪?可这丝毫没有影响它获得全球单品销量前十的良好享受和良好的用户口碑。现在 Redmi Note 8 遇到的同样的问题,你甚至可以说是 Redmi 在通过某种方式改变自己的客群和产品对外印象传达——“平民化”和“全民化”是要更倾向于线上的配置唯先还是将品质、质感加入其中争取更多的大众路线消费者,再过一段时间,我觉得我们可以试着换个眼光看看 Redmi 这个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