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贷行业渐趋回暖:备案大限将至

刚过去的11月网贷行业利好不断。

据第三方媒体平台发布的《网贷行业2018年11月月报》显示,截至2018年11月底,网贷行业累计成交额已高达7.92万亿元,即将突破8万亿元大关。其中今年11月份,网贷行业的成交量为1114.54亿元,环比上升8.98%,同比下降51.08%。11月行业成交量结束了近期下降趋势,出现小幅回暖,这主要是因为各地区的自律检查陆续展开,备案进程已走向正轨,行业负面情绪有所缓和,出借人的热情也逐渐回归。

网贷成交量的回暖离不开监管层对行业的肯定与规范指导。11月初,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18)》(下称“报告”),对2017年以来中国金融体系的稳健性状况进行了全面评估。并在《报告》中多次提及“互联网金融”,从正面肯定了网贷平台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贡献。

紧接着11月13日,中国政府网发布了《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该规定称,网贷行业将正式由银保监会监管。这意味着网贷已被正式纳入国家“编制”,成为金融正规军的一员,将与银行一起接受银保监会的管理。

另外,根据8月初互金整治办发布《关于报送网贷平台借款人逃废债信息的通知》要求各地根据前期掌握的信息上报恶意逃废债的借款人名单。继10月首批网贷恶意逃废债借款人信息已被纳入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和百行征信的系统,涉及金额共计2亿元。之后11月15日,第二批网络借贷平台借款人恶意逃废债信息也已纳入央行征信系统,逾期金额近7000万元。目前,第三批恶意逃废债的借款人名单已在筛选审核中,涉及借款人和逾期金额较前两次大幅提升。这不仅客观上增加了借款人的违约成本,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行业恶意逾期的风险,促进了国内征信体系的完善和进一步发展。

根据监测显示,网贷行业连续4个月没有新平台上线。截至11月底,网贷行业正常运营平台数量下降至1181家,相比10月底减少了25家。网贷平台数量不断减少、成交金额总体稳步小幅上升、借款期限延长、收益率平稳,网贷行业环境趋于更加健康的状态。

而这一切除了得益于一系列监管政策的及时推进,更有赖于从业机构平台自身的合规自律意识。

鼎诚创投是一家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服务平台,一直秉承着“鼎足而立,诚信兴业、以人为本、感恩客户”的经营理念,平台于2015年8月上线至今,凭借综合实力稳健发展,2018年2月份鼎诚创投向所在辖区金融办提交备案申请书正式迈入备案工作阶段,同年9月30日向深圳市金融办递交自查报告,11月23日向深圳市互金协会递交自律检查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