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塘村:由黃到綠的變奏曲

同心縣田老莊鄉套塘村梁、峁、溝、谷縱橫,住在山樑與山腳的村民,往往半晌才能碰面。

4月12日,記者走進“十二五”生態移民重點村套塘村,只見往昔的禿嶺“穿靴戴帽”,黃土塬上泛起層層綠意。

“移民外遷後,套塘村生態恢復、空氣清新,吸引了不少創作寫生的文人墨客光顧這裡。”同心縣文聯主席馬佔祥坦言。

套塘村下轄8個自然組和1個搬遷遺留村,戶籍人口899戶2597人,建檔立卡戶192戶620人,其中常住人口71戶233人。

2017年11月,41歲的康娟被田老莊鄉黨委委派至套塘村擔任村黨支部書記。

“留守村民九成為老弱病殘,‘戶在人不在’現象突出,產業支撐力弱,村民‘失聯’現象嚴重,有的自然組只有7戶老年人常住,一個教學點有1個老師11個娃。”曾經的套塘村一度難尋脫貧突破口。

一次次炕頭盤腿拉家常中,村民支的招兒是:留守村民絕大多數為老年人,產業培育只能種植抗旱性強、有歷史傳統的紅蔥和小雜糧,伴以牛羊養殖,還要提高附加值。

康娟吸納村民建議,帶領村“兩委”從致富帶頭人中選出有威信、有文化的人建強班子。同時,帶領村幹部將離開故土30年、久居內蒙古阿左旗等外省區的戶籍在冊失聯人口逐步找到。

經過兩年多的發展,套塘村紅蔥種植面積達9000畝,成立潤山紅蔥種植合作社,建成1000平方米紅蔥儲藏窖。

清風徐來,山樑蒼翠。

一眼望不到頭的紅蔥地裡,脫貧光榮戶買佔禮拖著殘疾的右腿和家人挖捆紅蔥。“村裡支持俺擴大種植面積,聯繫客商上門收購,去年種植80畝紅蔥,養殖100只羊,加上國家補貼和福建務工收入,共收入15萬元。4月底栽植蔥苗後,我繼續外出務工,老伴留在家裡餵羊,好日子就在眼前。”老買對富裕生活很有信心。

村民楊登俊去年享受產業補貼近3萬元,銷售紅蔥收入4萬元,今年1月剛剛補欄5頭牛犢。“春節前出欄5頭肉牛,每頭獲利5000元;出欄10餘隻羊羔,每隻獲利500元。今年打算好好幹,換個活法。”楊登俊話語中充滿喜悅。

村民顧二姐的丈夫是殘疾人,一家人生活困難。康娟用工資擔保,為顧二姐協調申請8萬元婦女創業貸款,陪她去縣城購買5頭育肥肉牛,成立顧二姐牛羊養殖專業合作社。

“對於買佔禮等種植大戶和脫貧光榮戶,村裡爭取扶持政策,種植紅蔥每畝補貼165元、灘羊養殖補貼6000元、圈棚建設補貼6000元、飼草料補貼600元,扶上馬再送一程,營造脫貧光榮、生產光榮的比學趕幫超氛圍。”康娟說。

夕陽西下,套塘村黃家水社幸福院裡,7戶留守村民屋內不時傳出朗朗笑聲。

7間寬敞明亮的起脊瓦房佇立在村頭,清一色的白牆紅色琉璃瓦。每間屋裡建有一座冬暖夏涼的火炕,洗漱間、自來水、電、太陽能熱水器等設施一應俱全。

幸福院外的休閒小徑間,康娟新栽植的牡丹、月季花長出了枝蔓,技術員忙著種植紅梅杏、桃樹等經果林。

幸福院每戶42平方米,瓷磚貼面的磚瓦房內,70歲的楊登明和老伴迎著暖陽坐著聊天。“熱水器和淨化器都是政府安裝的,俺去年6月搬進幸福院時1分錢沒交,可享上福了。”老人說。

田老莊鄉副鄉長馬伏科介紹,康娟推出的“扶貧套餐”滋潤著村民心田,集中建設幸福院解決了讓“老人憂心、子女揪心、政府擔心”的養老難題;帶動建檔立卡戶發展紅蔥、灘羊等產業;實現全村自來水全覆蓋、安全住房全覆蓋,農戶收入穩定超過國家貧困線標準,全村道路通暢率達到100%。

“如今套塘村黨支部由一個軟弱渙散黨組織變身為先進基層黨組織,工作領跑各村。”田老莊鄉黨委書記白耀文感到欣慰。2019年,套塘村集體經濟收入10萬元,農民人均收入由2014年的2850元增長到7500元。


套塘村村民捆紮紅蔥。



套塘村黃家水社幸福院佇立村頭。



灘羊養殖鼓了農戶的“錢袋子”。

(來源:寧夏日報客戶端 蘇 峰 杜曉星 實習生 馬 磊)

#阻擊疫情吳忠有我##老鄉話小康##抗擊疫情寧夏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