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憋屈!大衣哥朱之文被野蛮踹门:以德报怨,何以报德?

一直听说大衣哥朱之文出名后就被同乡各种欺负和道德绑架,今天真是百闻不如一见,视频中两个人商量着踹朱之文的大门,你踹几脚,他踹几脚。

他们的嚣张程度已经不能叫道德败坏了, 他们可能都还不知道自己已经违法了。看到他们被“拘留十日”的通报,还是不解气,难道人善就活该被人欺吗?

村民们知道朱之文是个重感情的人,不会和乡里乡亲计较,所以把朱之文当成了摇钱树,为了蹭流量,吸引眼球,已经开始无下限了。

朱之文还是以前的朱之文,只不过村民已经不是以前的村民。


1, “人家敢比,你怎么不敢比?”开启朱之文的成名之路

“他们唱的还没你唱的好呢,人家敢比,你怎么不敢比呀?”打工时老乡的一番夸赞让朱之文心动了,带着家里仅剩的100块就报名参加了山东电视综艺频道《我是大明星》选秀节目,没想到当时那一首《滚滚长江东逝水》就征服了现场的所有观众,都以为是假唱,评委也质疑他是文工团的人来冒充普通老百姓,还现场脱衣检验,直到看到他那搬砖裂开的手,才相信他真的是农民歌手。

朱之文选秀被质疑

用来“撑门面”的军大衣也随着朱之文的爆红也变成了他的艺名,2012年,朱之文登上春晚,一首《我要回家》让全国观众都认识了他。

2, 成名带来了物质的富足,但更多的是精神的枷锁

从《我是大明星》夺冠,到《星光大道》总决赛第5名,再到央视春晚,朱之文的歌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可,收入也变得非常可观,可他没有“飘”,依然住在乡下,依然喝着白粥,依然待人如初。他想做回他的农民,自由自在的唱着歌,可村民们没有放过他。

朱之文的内心淳朴是村民眼里的善良可欺,他40岁靠唱歌翻身,只会让村民们更加嫉妒,不甘,也都总想在他身上捞点什么好处。

成名后的朱之文开始给村里修路,建变压器,修健身广场,却没有得到村民们的感谢,反而让他们有了更多的抱怨。

“就修了那么点路,说那个大话!”

“要想我们说他好,给我们一人买辆小汽车!”

“让他捐小学,他一分钱没捐!”

“他的钱不用还!”


因为不能满足每个人的需求,朱之文开始遭到村民们的谩骂和诋毁。连之前因为修路建的功德碑也被村民恶意锤坏。

人心不足蛇吞象,没有锋芒的善良只会两败俱伤。他的付出,村民们认为是理所当然,他越大度,他们就越得寸进尺!


3,“我希望我得重病了,再也起不来了,也比现在好”


从出名前的冷嘲热讽到成名后的妒忌,不甘,再到现在毫无底线的被蹭流量,这9年来的朱之文没有一天是清静的。

“没有一天是一个人都不来的,我希望我得重病了,再也起不来了,也不想每天被这么多人打扰。”面对记者的访问,朱之文把这些年的无奈和痛苦都和盘托出。

“我希望我能安安静静的,陪陪家人吃吃饭说说话,做回我的农民”

一个简单的要求,成了他这辈子最大的奢望。


随着短视频的兴起,流量可以用来换钱,朱之文时时刻刻都被架在风口浪尖上,每天都得在村民们的镜头下生活,完全没有隐私可谈。更可恨的是有人居然用石头砸烂窗户来偷拍。


成名后的朱之文依然初心不改,用微笑来面对每一个人;只是村民从开始的瞧不起,到现在的理所当然,他的付出,根本没人放在心上。

都说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在朱之文看来,多像一个笑话。


无所谓次数多了,别人也就越嚣张了。忍气吞声根本换不来他人的理解,只会让别人变本加厉。



你的不计较,恰恰成了别人手中那把刺向自己的利剑!


就像《论语·宪问》里提到的:或曰:“以德报怨,何如?” 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END————————————————————

有人住高楼,有人在深沟,有人光万丈,有人一身锈,世人万千种,浮云莫去求,斯人若彩虹,遇上方知有。-----我是花小姐碎碎念,谢谢你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