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长踢开营长的门:老子不站岗了!多年后连长授上将,当国防部长

与国军将领不同的是,我军将领大都是出身于贫寒的农民家庭,不过有一位开国将领的出身不是贫寒,而是凄苦,他就是秦基伟将军。

1914年秦基伟生于湖北黄安,他也曾有一个幸福的童年,但八岁那年家乡的一场瘟疫夺去父亲的生命,备受打击的母亲也不知所踪,年幼的秦基伟只好与哥哥相依为命,可惜好景不长,两年后哥哥也撒手而去,只留下孤独的秦基伟守护着仅能遮风挡雨的破草屋。

为了活下去,什么苦活、重活、累活他都干过,经历如此艰难的磨难,让他养成坚韧不屈、不向命运低头的性格,他也一直在寻找改变命运的机会,后来家乡建立起了农民协会以及儿童团,他知道改变命运的机遇到了。

1927年,担任儿童团长的秦基伟参加了黄麻起义,两年后报名参军,成为一位真正的红军战士,虽说此时他只有15岁,但凄惨的人生境遇让他比同龄人成熟的多,为人机智,作战勇敢,很快秦基伟因战功升为排长,1931年调任警卫团的2连连长。

警卫团是红四方面军总部首长的贴身部队,作为总部的警卫部队,配备要比其他部队好,每名战士一长一短两支枪,后背插一把大刀,短枪挂红穗子,大刀挂红飘带,跑起来很扎眼,外出执行任务一队人马非常威风,但是有一个缺点,就是很少有上阵杀敌的机会,毕竟警卫团工作重任是守卫首长的安全。

看到前方将士与敌人浴血奋战,而他不能赴前线奋勇杀敌一展身手,心里痒痒的,急得火烧火燎,1931年11月,红军发起攻打黄安的战斗,总指挥部靠前指挥,每天都能听到前方的枪炮声,但他只能每天守在总部,没有用武之地,实在憋不住了,秦基伟来到营长住所,一脚踢开房门,冲着营长喊:“老子不站岗了,老子要领兵上前线打仗”

正在床前缝补衣物的营长不愠不火,过了良久才慢慢的说:“好啊,你秦基伟是个大英雄,你要打仗好,把连队留下,自己去前线,对了把枪也留下吧,自己拿着大刀杀敌,我再封你个雅号‘秦大刀’”,听完连长的话,秦基伟有些懵了,枪和人都留下,我还打什么仗啊,最后退出房门,虽然他的事没有了下文,却有了“秦大刀”的雅号。

继续留在警卫团的秦基伟后来升为团长,总指挥徐帅也知道他的本领,川陕苏区成立后,就把他调任总参谋部补充师师长,秦基伟也终于有了前线领兵打仗的机会,而徐帅没有看错,秦基伟确实是位将才,经历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身经百战的秦基伟已是解放军高级将领,1955年授予中将衔。到了80年代,他不但成为国防部长,还晋升为上将,晚年还成为副委员长,成为副国级领导干部,非常了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