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感覺社會上一些人總有種“智商不夠身份來湊”的節奏呢?你怎麼看?

株草斬星


首先這裡需要說明的是“我覺得”這個概念,是自我的感受,這未必就是事情本來的面目或是所謂的真相,而是我們人為的給對方貼上的標籤。從這句話的意思所表達出來的核心詞身份,也就是社會屬性的標籤是具有較高辨識度或者具備一定社會地位的象徵。那麼具有這樣社會屬性標籤🏷的人所在的平臺圈子,認知和所接觸的層級具有其共同的底蘊和三觀,也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夠理解的。所謂“道不同不相為謀”不在同一個平臺,就沒有可比性。而作為智商層面,它不是一個顯性的,可量化的或者可以具體化的東東,所以所謂的智商不夠的判斷屬於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判斷,不具備普遍性和客觀性,沒有參照標準。所以也就沒有統一化的認知,沒有討論的意義。


會飛的藍色的fish


身份的靠什麼得到?職務、學歷、資歷、能力、人設、公信力……,哪一樣與智慧無關?請記得有句老話叫大智若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