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老人常说的“一都柴,二都米”你知道说的是什么意思吗?

农村老人常说的“一都柴,二都米”你知道说的是什么意思吗?

大家好,欢迎来到小编的空间,相信大家都听说过老辈人流传下来的俗语文化,对于这一句老话,大家知道其中的含义吗?今天就让小编来分享给大家吧!具体如下:

​我来答复一下吧。农村老人说的“一都柴,二都米”其实也没什么特殊的含义,不过是旧时民谣。这个“都”呢,在古代吧也就是“乡镇”的意思。据考证是宋代以后县级以下的“乡镇”单位就叫做“都”,县级以下有几个“乡镇”,就是有几个“都”。比如说“一都”,“二都”,直到十几个“都”的。

关于“一都柴,二都米”的考证,说啥的都有,还有“一都米,二都女,三都大财主”的说法。其意思也无须多讲,就是一都产柴,柴火资源比较丰富,二都呢产大米,大米资源比较丰富,就是这个意思吧。至于“二都女”的说辞,说的是这个“乡”的女孩子比较多,又漂亮,有特色,“三都大财主”也好理解,这个“乡”出有钱人啊,比较富有而闻名遐迩。

​说起“一都柴,二都米”来,我就想起现在乡村振兴种提出的“一村一品”和“一乡一品”来,以前的“一都柴,二都米”和这个概念差不多,都是有地方特色的农副土特产品,有打造自己的品牌的意义。那么如此说来,“一都柴”就是这个乡的柴资源比较多,农民要想脱贫致富,就要在柴资源上下功夫打主意,“二都米”呢,当地的米资源比较丰富,就全力去打造一个有关优质大米的品牌就好了。

​举个例子,前面曾经看过一个有关安徽的报道,里面就引用了“一都柴,二都米,三都女,四都被”的说辞。其中的“二都米”说的“二都”就是当地绩溪县板桥头乡,那么“二都米”呢就是指该乡发展的优质稻米了,这个品种叫“‘隆两优黄莉占”,就是该乡“一乡一品”树立起来的品牌化农特产品,也就是当地扶贫产业的落地项目。

​小编认为,因地制宜的发展农村扶贫产业项目,那么你们老家的是什么的呢?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我的家乡的扶贫产业落地项目就是“一都红薯”了,邻乡发展的是“二都土豆”,也是各具特色的了。

​(作者:游龙公子创作)阅后如果喜欢,不妨关注、点赞和评论,谢谢!本文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