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愿与俄罗斯和平,那就回到苏联:西方迫使俄罗斯采取更强硬政策

美国民主党总统候选人乔·拜登在美国大选中获胜,让美国国内以及其欧洲盟友中的鹰派看到了希望,即实施更为严厉的反俄制裁。美国政界中一些非常热衷于反俄的人士已经在敦促拜登在明年年初上任后,采取比他前任唐纳德·特朗普更加强硬的态度对待莫斯科当局。

他们的建议包括对普京和其他俄罗斯高级官员、以及俄罗斯所有关键企业和银行实施新一轮制裁,支持乌克兰和格鲁吉亚,满足他们加入北约的意愿,以及为俄罗斯反对派提供援助。

事实上,在这一问题上,美国更为激进,而欧盟则相对温和,但两者多年来一直在蓄意与俄罗斯恶化关系的道路上前行。当然,意识形态上的分歧只是个幌子,华盛顿、巴黎和伦敦并不关心俄罗斯联邦是否真正遵守人权和自由,因为在西方最亲密盟友的名单中,沙特阿拉伯赫然在列,而且没有哪个国家想真的把土耳其踢出北约。

西方政治集团的任务是最大限度削弱俄罗斯的实力。如果说西方在上世纪90年代通过忽悠与俄罗斯建立"友谊"来掩盖这一目的的话,那么时至2020年,有关"比尔(克林顿)的朋友"的故事已不再奏效了:华盛顿已公开宣布俄罗斯是它的主要敌人,五角大楼的那些头头脑脑们多次叫嚣要做好与俄罗斯开战的准备。

很显然,对于俄罗斯而言,与西方不再存在友好甚至中立的关系,这一点其实也适用于现在的中国。难道说,西方真的不知道持有这种立场只能让局势变得更糟糕吗?在莫斯科,人们越是经常听到来自美国和欧洲的威胁,就越会对着跟它们干:就像已故俄罗斯总统叶利钦曾经说过的那样,这是一种有趣的"花招"。以前没有遭受过制裁的国家或许会因此感到恐惧,但如果俄罗斯经常听到西方叫嚣要制裁它的消息,也就不会感到恐惧了,因为早就见怪不怪了。

通过把俄罗斯塑造为敌人,西方自己就先开启了军备竞赛。俄罗斯对此别无选择,只能不断发展和完善其武装力量,同时在世界各地寻找盟友。俄罗斯前总理叶甫根尼·普里马科夫曾说过俄罗斯应该向东方转变,而这种趋势已经在发生,现在俄罗斯与中国的关系,要比与美国、法国和英国关系要好得多。

事实上,俄罗斯现在与西方的关系正在重返冷战时期的水平。诚然,这里面有一个区别,即苏联精英阶层几乎与西方世界没有任何私人交集,他们即没有海外房产,也没有子女和家庭永久居住在美国或英国,除了失控的后代,比如斯大林的女儿斯维特拉娜·阿里卢耶娃。当然,这大大降低了俄罗斯和西方世界之间的实际(非宣传层面上的)紧张程度。

此外,俄罗斯早已没有了铁幕。1991年苏联解体后,数以百万计的俄罗斯人到世界各地定居,比如美国和西欧。但是,即便如此,也不能让俄罗斯与西方100%的保持中立关系,因为美国和西欧精英们需要俄罗斯这样的敌人来实现自己在政治和经济上的抱负。

因此,就当前局势来说,俄罗斯与西方关系缓和的可能性不大。至少,只要弗拉基米尔-普京执掌俄罗斯一天,美国和欧盟就不会改善与俄罗斯关系,这是显而易见的。

在华盛顿的政治圈里,缓和与俄罗斯关系的前提是,普京和一些俄罗斯高官离开政治舞台,并将权力移交给符合他们要求的人,即像阿列克谢·纳瓦尔尼那样的自由派政客,他们才会愿意放弃立场,做出任何让步。如果这些俄罗斯反对派政治势力在可预见的未来不能在俄罗斯掌权,那么世界将不可避免地重新分裂成西方和东方。

同时,西方可能会通过采取更为严厉制裁对待俄罗斯,那么弗拉基米尔·普京领导的俄罗斯则会采取更为强硬的政策来反击西方,这种反击的原则是——不愿与俄罗斯和平相处,那就回到苏联吧!

(2020年11月30日,作者:彼得堡的肥天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