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严限塑令”来了,可降解塑料是白色污染的最佳解决方案

随着年底将近,被誉为“最严限塑令”的落地实施也进入倒计时阶段。多家机构表示,在这个背景下,可降解塑料行业或将迈入快速发展机遇。截止12月25日收盘,同花顺可降解塑料概念板块上涨1.03%,收报994.32点。

可降解塑料行业未来的市场空间巨大。华安证券指出,我国此次推动的全国范围内的禁塑政策将拉动可降解塑料国内需求稳步增长。到2025年,预计我国可降解塑料需求量为238万吨,市场规模可达477亿元;到2030年,预计需求量为428万吨,市场规模可达855亿元。而东吴证券测算称,快递包装、一次性塑料餐具、塑料购物袋和农用地膜等四个领域2025年对可降解塑料的需求空间将合计形成约250万吨的市场空间,市场规模将达500亿元左右。

可降解塑料是白色污染的最佳解决方案

白色污染中 59%来自包装和农膜塑料制品,而这类用途的塑料一次性、难回收的特点不适合塑料再生利用,唯有可降解塑料可以根本性解决白色污染问题。生物降解塑料包括 PLA(聚乳酸)、PBAT(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和 PHA(聚羟基烷酸酯)等,是可降解塑料重要类别,因其具有普通塑料相近的性能,可降解性好和安全性高的优势,在欧美国家应用范围最广。在包装、纺织和农膜领域中,PLA 和 PBS 消费量最大;在一些高附加值领域中,PHA 在医用植入材料中使用广泛。据 PEMRG 统计,2018 年全球塑料需求量达到 3.59 亿吨,其中包装塑料需求量达到 1.44 亿吨,可降解塑料的替代市场空间巨大。